昨天上午,记者从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该办印发2021年1号文件:《关于加强2021年冬春季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 X" ^. @/ o" [& E& c 《通知》要求,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理,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2 x" [4 R6 o- M5 k2 z 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和重点环节,《通知》明确了重点任务。
0 J. j: F% P* u& k1 A8 f2 V
& ~2 w* z; J5 e) L- @- [3 n
; K. K5 b! S+ V+ y, {3 E6 T2 b; \/ o 入境人员严格落实“14+7+7”管控措施, F6 d; t, X2 k
对入境人员,《通知》要求严格落实“14+7+7”管控措施。
* K* m3 h/ U" h% c5 B4 Z6 t 对所有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初始进行1次核酸检测,医学观察期满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观察期满、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各进行1次免费核酸检测;同时,对日常健康监测期满的入境人员共同生活者也进行1次免费核酸检测。
8 R3 a' g4 X; g) l 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杭人员,要求提供7天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无法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和信息的,到杭后立即引导其到综合服务点接受核酸检测。
2 y0 Y4 L) d" h3 N 2021年2月5日前,完成重点人群疫苗接种任务。
8 F3 N, e# q* n 不举行迎新、敬香、撞钟等聚集性祈福活动
《通知》要求,交通场站、机场口岸、大型商场超市、农集贸市场、旅游景区、图书馆、影剧院、酒店宾馆、餐饮饭店等公共场所,以及养老院、福利院、培训机构、监所等重点场所,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亮码、测温、戴口罩、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规定。
7 d5 Y! F( O; _, ] 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体育运动场馆等人员聚集性场所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内参加活动人数不超过容纳规模的60%。不举行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大型聚集性活动。所有宗教活动场所不举行迎新、敬香、撞钟等大型聚集性祈福活动。% m9 s2 {5 K G% x Y
稳妥有序组织在校学生放假离校和节后返校,进一步细化师生健康跟踪管理。
! [; @3 P; D- D% Q 加强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探视、陪护等全过程管理。全面排查整改隔离点风险隐患,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管理,建立健全远程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隔离场所内及周边区域监控全覆盖。; k! j! j# T7 [. f, I$ p
# V' \- M* Z+ ]7 w
家庭聚会聚餐要控制在10人以下: ?0 e/ a: f+ L/ h( j) R7 q/ z
《通知》要求,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及高风险非冷链物品管控,坚持“人物并防”,确保不发生“物传人”事件。
* Q. G& @- T1 \6 x3 M& j3 Q 引导春节期间人员减少流动。原则上不出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0 x5 W$ I N) M
各地要引导市民群众春节期间不扎堆、少流动,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探亲访友和观光旅游。
7 j5 r3 R; J/ Z" O 严格控制人员聚集。50人以上集聚性会议活动需制定防控方案。取消单位年会、团拜、联欢、集体慰问等活动。严格审批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压减各类迎春活动。不组织大规模聚会聚餐,倡导红白喜事从简,家庭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 H/ e. U7 i9 I" C, ~
鼓励、倡导外来务工人员在杭过年,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做好管理和服务保障,让外来员工安心过节、舒心过年。
5 a; N* e/ f' i) W7 N5 { 9 u ]9 n, d4 Z8 J' d
坚决打击网络造谣传谣' F: o J l$ r1 z5 N, \8 y
《通知》还明确,要坚决打击网络造谣传谣、泄露个人隐私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S% F! g8 Q& ~0 v8 M5 w/ ~7 S 普通市民要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过一个热闹祥和的春节。
# o& J5 i) V4 Z; }# g/ D
2 k$ f. E) p" j7 o 切实压实“四方责任” Z3 \# {" s, R, K) _- v- m
《通知》同时明确了各方责任,要求压实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等“四方责任”。
6 d; U9 _8 I. k 比如社会单位要做到“五有一网格”,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以及实施网格化管理,组织人员开展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等工作。% M; J8 ?) i% e4 D8 Y7 A0 K2 e
倡导广大市民群众要强化防护意识,自觉养成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少聚集、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主动向社区(村)报告相关情况,配合相关机构做好排查、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观察及核酸检测等工作。 7 i- Q% `3 ?4 Q' g# q# y1 B1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