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回顾的不只是一所高校的校史—— 时值浙江理工大学办学120周年,全国第一家高校丝绸博物馆在此开放。世界上第一幅真丝织锦长卷《清明上河图》、产自20世纪30年代的近代丝织机、国家领导人馈赠国外元首的织锦肖像系列,还有去年G20杭州峰会上为各国嘉宾准备的“元首礼”“夫人礼”……种种与丝绸有关的展品一一陈列。 浙江理工大学双甲子的故事,是一段中华蚕业的复兴史,也象征着近代职业教育的开端。 从蚕学馆,到浙江理工大学,跨越了3个世纪,学校历经磨难,改易校名28次,迁址办学21次,但文脉延绵,薪火相传,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休戚相关。 * h" [7 p X; z* Q9 |& R: n" h8 _
8 K$ W* U0 G$ H* b5 m$ C: m# n r
蚕学馆。
5 G. }) w2 g: `1 b( S" X 在专业领域,迄今浙江理工大学为纺织、服装行业培养了近10万名人才。杭城近70%服装企业的老总或首席设计师,均为浙理工校友。 ' ~) a: t S P' w$ }
, m( R0 ]8 }, i+ C5 K, f4 v
1 n% m7 D* V. F$ U# k
/ I9 |& B$ ]0 _" i: ] O
2 t- T$ V" N+ ~8 j5 X6 C; Z8 B: V9 @
% S: r" k3 P% o8 V
( E) }+ l- k. M9 w
' A% i2 i& Z. @0 s$ G+ ]: Q. D& y, q. f3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