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 o# M5 b# U7 T0 V2 O" ?
浙江在线07月17日讯 路边的知了声一阵盖过一阵,入伏后的杭城酷暑难耐。在室外,谁都不愿意在太阳下多呆一秒钟。但就有这么一群公交司机,每天要在蒸笼似的车厢内,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在汗流浃背中度过杭州的夏天。他们,就是杭城最后135辆非空调公交车的司机。9 K m6 e. a/ Y6 i4 p9 s
昨天,本报记者体验了一回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感受车厢“烤”验。7 o& ]+ n) g, R5 ^1 S
) X. c8 J1 j# ]7 f2 k; |0 j9 m 照顾专座成了“烫手山芋”$ F) w/ R2 _9 r' T
昨天中午11点40分左右,记者在景芳小区坐上了一辆没有空调的19路车。* f/ R6 G# M1 Q- P; m
19路,从景芳小区到金色蓝庭,来回全程25.1公里,沿途经过的都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小区,比如朝晖一区、三区、五区、九区,翠苑一区、宋江村等等,日均客流量在一万人次左右。% ]( C9 c: l0 d- H7 v3 I
19路一共有34辆公交车,其中11辆是没有空调的。
1 F' j, u5 _( t$ D 记者坐的这辆非空调19路车司机姓马,是一位80后小伙。
5 u9 e0 K" i M6 m 车上所有的车窗都开着,一上车,感觉车上车下没多大区别,一个字:“热”,而座位一坐下去就感觉烫屁股。
. u" R- @: `8 Y! r3 \! c' @ “今天还算好的,有点风,气温也没有前两天那么高,这么点热就受不了啦?”记者抬了下屁股的小动作被司机小马看到了,被“嘲笑”了一番。) I7 w+ z7 K0 w* E, C* ^: C
“热的时候车厢里至少有40℃,车子开起来倒还好,窗户里还会吹进来一点风。最痛苦的是等红灯的时候,车子停在那里不动了,又闷又热。”小马说。
4 j. A' n) l3 b# k) m3 D' E 以往车厢左手边的照顾专座是最抢手的,但是昨天,记者发现照顾专座是最不受欢迎的,车上六七位乘客,要么坐在后车厢,要么坐在右手边的座位,因为照顾专座刚好是太阳直射的。2 ]8 Q0 `9 h8 ^9 b& f
“本来就热,太阳一照更加烫,谁还敢坐呀?”乘客钱大姐快人快语。
& B- r5 v0 R8 O' a5 [- {, |( j& Q% D
体验5 }6 I; J8 R% Q7 I/ b5 i, [- v, c
从景芳小区到金色蓝庭,差不多要开一个小时左右,这一趟下来,小马的那杯菊花茶几乎已经见底了。
' _- W3 a; W u5 _* C “一圈开下来,两杯水都不够,有时候还需要再准备一杯。”小马说,以前一圈下来一杯差不多了,不敢多喝,怕上厕所。“现在不多喝点不行,中暑怎么办?”) @/ B2 q3 ~% k! Z1 U
“那喝这么多水,想上厕所怎么办?”记者担心地问。/ J! \! c* Z% g. O
“怎么可能,全挥发成汗流掉拉,不喝的话要脱水的,最好水里再加点盐。”小马说,一到夏天,只要出车,他的衣服就没干过。“衣服还算好的,最痛苦的是裤子,长久坐着,又一直出汗,屁股上都是痱子。”0 l2 G$ V3 F$ n6 \6 B, x
因为上班的需要,孙女士经常坐19路公交车。“其实我们乘客还好,公交车司机才辛苦,乘客就坐几站就下车了,司机一天要在车上呆好几个钟头。”孙女士说。: m p, s7 I0 C5 }6 P% u R5 E
“你看,司机开车,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需要集中注意力,还得在这个‘桑拿房’里蒸上一整天。”乘客章女士很同情这些司机。她建议,尽快把最后一批非空调车换车空调车,让司机和乘客告别夏天这段难捱的日子。
2 v8 u% S% [- a. }9 n5 S “夏天就当减肥了,反正也就这两个月热一点。”小马心态超好,还跟乘客开着玩笑。
2 l" a% d+ Q& K7 c* x 小马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皮肤黝黑的他,已经开了10多年公交车了,大部分时间是开非空调车。对于炎炎夏日,他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早就已经习惯了”。; z' Q0 R- E3 r2 i( q/ ]
小马手边放着一杯菊花茶、一块毛巾和一些人丹等防暑药,这些都是他夏天开车的“常备武器”。
3 J) V1 N) R& n4 `2 g+ f 头顶上,一把破旧的小风扇一直呼呼地吹着热风,但并没有给小马带来多少清凉,汗还是一个劲地往外冒。
0 A& \, f% U. r; U6 W “整辆车,最热的地方就是驾驶室了。”小马说,驾驶室是太阳直晒的地方,因为不能遮挡视线,所以只能晒着。
( ^2 O5 _% d1 T “今年夏天,我手臂上就已经被晒脱了好几层皮了。”小马说,开车最怕经过的路段就是潮王路、文晖路和朝晖路。“这些路段最晒了,路边的树都比较矮,遮不住阳光,特别是靠近河东路的那段文晖路和朝晖路,太阳都是直晒的。”! z3 V' T" j' M8 n0 U
记者发现,差不多每隔一站路,小马就会抬手擦脸上的汗。其实不要说小马,就算坐着不动,也感觉像坐在蒸笼上,热得喘不过气来,流下的汗水根本就来不及擦。7 G G% w f/ l
, ]" M3 n3 F0 M
司机手臂上被晒脱了好几层皮
/ M f, k" k5 I6 o1 ~( {' e! M) V9 o 喝水再多也不怕上厕所
9 V% Q, b3 E3 d/ Z I5 |6 F4 Q+ W 乘客周大妈和记者一起,在景芳小区上的车。一上车就拿出毛巾擦汗,脸热得通红通红。“要不是赶时间,我肯定要再等下一辆空调车的。”周大妈说。
. J; I+ X/ w# x' V8 {) X; Z 从景芳小区到金色蓝庭一共22个站点,记者发现有9个站点是没有乘客上车的,车子开过去,大家看到是没空调的,基本上都是行注目礼状,躲在树荫下等车的乘客更是不愿意迈开双脚。 t8 v4 D0 t- v* X- x2 D/ S1 w- N( H
上车的乘客也很少,上车最多的站点是朝晖五区——5位。其中一位带着2个小孩的妈妈上车后才发现自己坐了一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2 q( [1 x5 V. _% Q- L
小孩子一上车就向妈妈吵着说热。“上车的时候没注意,早知道不上来了。”这位妈妈嘀咕着,后来经不住小孩子吵闹,提早下车了。
3 b( A' J* r+ K/ W# \ 坐在车上的乘客,大多集中坐在车厢后部,有的乘客干脆不愿意坐下,就在下车门边上站着,车一到站或者遇上红灯停下,大家就拿起身边能扇风的报纸、帽子等,或者直接用手做扇风状。2 ?" N2 `) E4 k) [# M8 O; z
“现在是平峰,所以乘客少,早高峰的时候大家都要赶着上班,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上挤。”小马说,早高峰的时候,往往都是挤得前门都关不上。
E7 C# z9 D; Y* ~8 K 到了金色蓝庭后,记者换了一辆有空调的19路车回到景芳小区。来回坐了一圈发现:没有空调的19路上乘客一般都是个位数,而有空调的19路上人多得人挤人。9 m; M7 C- _. @$ I B: f- q
5 d9 B& Z6 W$ p0 o, \ 宁可多等会也不愿坐非空调车
" T0 b( n* {, q" g 杭城最后135辆非空调车* H9 r2 \3 |, w* K
两年后全部换成空调车) w; h* B+ f5 u
那么,杭州最后一批非空调车什么时候才能吹上空调呢?# b6 W" s- [, O9 c R! }; H
记者昨天从杭州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杭州主城区有500多条公交线路,5005辆公交车,其中空调车4870辆,非空调车135辆。( O1 G' T* A- x
这些非空调车主要分布在19路、23路、308路、804路等线路上,其中804路全线8辆车全部都是非空调车,其他线路部分是非空调车。! {" R6 w- Z# V- K* g
“这么热的天,我们尽量让非空调车跑两头班,中午和下午最热的时候让司机们休息。”19路车的车队长说。“有些非空调车还是比较新的,没有达到车辆报废年限,除了夏天,其他季节还是可以开的。”; v$ K% J* e+ m z5 I+ P+ i' `
据公交集团科技部透露,杭州最后的这135辆非空调公交车将在2015年底前全部更换为空调车。
4 d$ ~- h* |& k “我们每年要更新300辆左右的新车,包括空调车和非空调车。接下来两年的车辆更新,除了考虑报废年限,主要是考虑更新城市主干道上的非空调车。”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d! c" c( K0 j/ c. l. H9 E0 E
7 t& M: l2 J# `& i- p5 {
举措' o0 X# j! @/ r: V4 b9 J3 I
杭城公交车的
h/ Q3 [6 Q, c$ e. f “清凉”之路- H" ^7 J$ G* `% s1 {% J! S
杭州公交第一条空调线路出现在1995年7月15日,即编号507路环湖观光线,也是现在游1线的前身。空调公交车以它新颖的外观和舒适的内饰取得了杭州人的好感,那时候的507路还没有带“K”。
$ i& N2 d+ B' i3 G# K) G% _# J1 d 1998年,杭州第一批36辆“K”字头的空调公交车投放在K56路环线上。从那时起,杭州人逐渐熟悉了“K”代表空调车,没“K”代表普通车。: k. ^# D9 {2 }) m. M
K56路之后,K16、K305、K315、K12、K30路等一大批空调公交车相继开通,杭城正式步入公交“K”时代。
5 m6 W+ X: H9 X2 |; j 2011年,杭州首批"K"字头公交车——K56路“退休”。, s7 f1 V( J8 }6 Z4 q: d
今后,杭州公交车将逐渐“去K化”,因为以后的公交车将全部是空调车,把“K”去掉是一种简化。
$ T2 u2 \: o( @' Q# _/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