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0-5-6 08:48 |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杭州朝晖六区67幢,这幢在居民口中被形容为“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倒”的“变形房”自本报2012年12月19日A10版报道后,从“隐市”到公开已经过去了半年。& l: o: ?) K2 E( v
1 Z6 G, Y! ~ u, v- I2 F/ O) ]昨天中午,一个有关67幢的座谈会在这幢楼的原产权单位浙江某高校会议室进行。! f, {) p) K2 `. }
* M( N4 s. {8 D( q" @1 R
包括业主、社区、街道、下城区住建局、原产权单位相关负责人都参加了昨天的座谈,但这样的会商似乎没有给67幢带来明朗的未来。更让我们揪心的是,67幢的房屋倾斜率已达15‰,远超危房鉴定标准7‰。我们之所以关注67幢的命运,是因为它其实是很多房改房的缩影。房改房至今已过了20多年,不少房子的年龄都开始步入中壮年甚至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安全问题会凸显。这样的房子何去何从?事实上,杭城众多房改房的住户,也把67幢的命运当作自己小窝的终极走向而持续关注。
9 R6 ?7 @7 U2 e: M
2 ] B" b" v8 z! O6 H. Y6 ~6 }整幢房子沉降严重
2 T% w S* s& b7 C1 E% V: r' m0 Z6 E( }; [
自家的钥匙开不了自家的门
! B2 c7 {8 f [3 |2 h5 S( h4 ]8 C: u* o; s( H
昨天的座谈会让20多个居民代表倒出了更多有关朝晖六区沉降倾斜楼的苦水。
; a# C( ?- a1 G
1 E) \5 q" K) R+ A6 R0 @董女士今年71岁,从春节到现在她已被关在自己家门外4次。不是因为忘记带钥匙,而是因为她的钥匙开不了锁——沉降的房屋积压着大门,锁芯也在时时刻刻“变型”中。
/ D2 T9 E# W7 |
# w$ A/ W) e$ r* D; Y5 ]“叫来的开锁匠弄了20多分钟也开不了,说锁芯扭曲绞在了一起。”好在董女士住在一楼,邻居翻进了围墙然后“咚咚咚”几脚把门从内向外踹开。“锁芯都坏了好几次了,但说不定哪一天我又进不了家门了。” v" @: r( v/ _' g. F+ @# B& M% J4 T
+ _4 g9 S9 l h( B; z: z
另一位住户家在二楼,去年十月才装修结束,但她家里现在也已经“千疮百孔”。仅仅8个月的时间,新地砖已经多处开裂;客厅、卧室墙面多处开裂;玻璃移门锁扣无法对合;如果要开关阳台门可能会吵醒三四楼的梦中人——只有蛮力才能开门啊。
3 @+ F+ }) t. m) D+ n8 z+ Z+ c+ [6 J e
谁愿意把自己的房子描述得千疮百孔呢?但前后约3小时的座谈中,这样的形容比比皆是。+ x( L1 [' @8 r, Y
: U! S: ?+ u+ t8 @1 h
房屋倾斜率15‰
4 Q H9 l9 h4 w; k# d: E% @
/ }" d* ]1 L" x J( e2 K, A已远超危房鉴定标准7‰4 ?! ^& `1 d- {
! Y0 _9 q9 ?/ g! U从今年1月份开始,67幢的原产权单位就开始了新一轮房屋监测。0 ~1 m* X8 k J( Q1 N' z
& \- O! ^" h" n3 i' Y
目前,67幢单元楼东北角的倾斜率是15‰,而2010年6月的观测值是13‰;1 s* z3 l( ?' g1 z& f9 Q
- P( Y3 z; F) R" ~+ W西北角目前倾斜率是11‰,而2010年6月是2.6‰;(这两组数据说明房子正扭曲变形,整体在向北倾斜。)% o. [5 i, [- n( n
7 @, [; O& p! s1 T/ Y9 r) @第三个数字根据倾斜率得出:从竣工至今,房子的北侧比南侧多沉降了120~140毫米; ^8 m" R, {9 {8 D$ u. }/ w7 b3 l
; n1 \' W1 z, A" B G而且这样的沉降行为并没有停止,最近半年依然以1.8~2毫米/月的速度在下沉;6 S2 l. _+ L8 _7 A4 k
9 b! R& [4 N8 Q. _5 U6 p
正因为房子扭曲变形和沉降持续,所以墙立面出现多处45度角裂缝;8 e% { o) K5 F* E) p
) m q9 X3 n+ ]4 X. |
第六个数字是67幢共住有40户人家,只有一人外迁离开危房;1 K: Y6 ?9 O- b K: I# w, Z. [/ {" n2 g
' w# b# r) o8 N* k最后一个数字可能是让居民最为恼火的:房子被鉴定为“局部严重损坏房屋”是在1993年,而他们是在1994年房改并拿到房产证的。$ p+ P; U# N& a, A
9 U: h% f- I2 g1 N- A% ?8 k
这7个数据能说明什么?国标JGJ125-99及相关规定可以参考。
6 {! r! s. M3 b6 V5 W/ Q% v/ m7 {' a( l6 W; ?0 N
东北角15‰的倾斜率已经远远超过《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规定的7‰的标准;1.8~2毫米/月沉降值也已经逼近国家规定2毫米/月的临界值——30年前施工时采用天然地基,浅埋墙下条形砖基础,无顶部圈梁等做法带来的恶果正在威胁30年后居民的生命安全。
2 r! s, c( W9 ?
4 v' e0 X9 B5 W/ ^) H, [区房管局表示目前只能维修加固 H4 l! ~/ ~5 d
- r) M+ N) T- I2 C
包括辖区大木桥社区、朝晖街道、下城区住建局、原产权单位相关负责人都参加了昨天的座谈,但这样的会商似乎并没有给67幢带来明朗的未来。
5 |. n" O/ \4 G @5 y Y
( S! s A$ O/ m% c1 a* p业主方认为,67幢的多项指标证实房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甚至随时可能坍塌。他们要求相关部门对该房产推倒重建;政府职能部门却觉得目前的政策所限,最大可能排除安全威胁的办法是维修加固。而作为原产权单位则表示,他们的力量有限,所能起到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配合方面。
% K M, V: @/ S$ n D6 s. \- c n4 ~. c$ P( D
“房子加固过的,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结果呢?越加固沉降越厉害,这样的方案根本行不通,到后来一定就是‘把钱丢进了烂泥巴’。”一单元201的住户说,事实证明加固不可取,那只能是劳民伤财。' v9 |0 B7 e# J# Y: u5 @$ @
9 i/ q( h+ |/ M+ U! g
“目前有2份鉴定报告,一份是1993年鉴定为‘局部严重损坏房屋’;一份是2000年鉴定为‘严重损坏房’,这两份鉴定均没有给出是否是危房,属于哪个等级危房的结论。”下城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相关条例,结合目前的鉴定结论,67幢只能进行维修加固。
" m& k/ K' i' b5 q1 y
5 U0 `1 X( r1 B9 \6 @; \& J0 e1 \记者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推倒重建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目前没有任何的政策规定,房子到了什么程度需要拆除,到了什么程度必须拆除。更没有规定说这些房子怎么拆,拆了之后可不可以建,谁审批,谁来建,建好以后如何分配。”相关专业人士指出,除非被鉴定为D级(分ABCD四级,D级的危险程度最重)危房,必须立即停用,那么政府部门会统一安排,否则无法完成鉴定、拆除、重建、新房分配等环节,因为在城区无论是要拆一栋房子还是建一栋房子,不要说自然人,即使是某一个机构某一个政府职能部门都无法一锤定音。( ?% i& w* `6 C7 c+ Z. {
7 |6 W- S W2 w& J) N
难道一定要等到67幢倒下8 n' Y' i; A* z* ~
+ d0 ] F: ~! X: p0 T# U从本报报道67幢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6个月。在这6个月里,包括居民、原产权单位、社区、街道乃至区住建局,甚至区政府都知道,这幢房子的安全存在严重隐患,但令人揪心的是,这样一栋几乎被所有人定性为“危房”的房子,只能无奈地一再“加固”。
9 o: q2 o7 B7 R
8 q7 X' K8 O' X% [一方面是住在房子里的居民,从脊背逼上来的提心吊胆;另一方面,是相关政策模棱两可的限制。《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说,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责任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及时采取包括处理使用、变更使用、观察使用、停止使用、整体拆除等治理措施。这似乎让人觉得业主可以自行拆除67幢。+ C$ j0 p0 l$ d9 t; C
3 }4 K5 {& L6 {) ~! ^但是,可行吗?拆除要不要审批?到哪里审批?拆除这些房屋后,居民住哪里过渡?新房子从哪里来?是否可以重建?重建又要那些审批?资金出处……等等内容均没有具体规定。
) R5 X3 r/ {) W: q1 ]
3 X4 e8 \$ |4 ~: k我们之所以关注67幢的命运,是因为它其实是很多房改房的缩影。# K8 E) [, R1 Z1 Z! ]4 Q. ^% ?7 I
* f; d. W, l E% r. a+ L7 V房改房至今已过了20多年,不少房子的年龄都开始步入中壮年甚至老年,原先的安全整洁光鲜逐渐被破败取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安全问题会凸显。确立一个针对性的政策已经十分紧迫,只有设计、施工、监理、规划、住建部门协调合力,并真正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才能实现67幢的主动拆除而不是被动倒塌。 本报记者 鲍亚飞 H. n. R0 z1 {) g
5 g( G& O9 J8 s0 b% ]
我们之所以关注67幢的命运,是因为它其实是很多房改房的缩影。) w1 }7 \% J! {1 r) a
4 S" m8 Z! H5 Y* a%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