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习惯了以10年来划分一代人。
( _# q9 a$ Y7 T7 W& {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有人称他们为失落的一代。他们面对改革开放初期扑面而来的新思潮,接受全新的理念,但这代人并没能痛痛快快实现自己的理想。
$ x9 k$ q7 W s# R$ ?3 g8 s 当70后登上历史舞台时,这群出生于改革开放、成长于体制内的群体,目睹前辈享受着工作包分配、分房有福利等措施,但他们却享受不了,作为改革的先锋,他们必须靠自身的努力去获得。虽然他们不理解,但他们必须去面对。有人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r" Q+ S) D* g2 G! G- m; ~/ d
而80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独一代”,他们衣食无忧,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和“小皇帝”,什么都由他们说了算,这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我的个性。有人称他们为叛逆的一代。, l4 m! ]) S* ?* m- H# \7 [
那么90后呢,90后是什么样的一代人?
. l- {3 h! N5 q 2012年,将有近600万的9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他们大规模“上市”找工作的时候。
) Q1 K7 \6 h# U1 U' r 2011年12月13日,浙江工商大学体育馆外,90后排起长龙,他们来参加的是“浙江省2012届经贸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 c7 D0 f4 J C3 q& ?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2届毕业生招聘会和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届毕业生冬季招聘会如期进行。) Q! k/ u* V( b# i8 m
而在本月接下来的日子里,杭城应届毕业生的各种招聘会也将热闹上场。) m e# j3 R. j! X
即将浓墨重彩登上历史舞台的90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代人?' o$ Y, I6 X. ]
一个月前,本报联合浙江工商大学统计调研学会,对下沙大学城的毕业生进行详细问卷调查,试图真实展现这代人的特色与风采,所思与所虑。8 }* u7 R3 O6 u4 ~7 y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份。参与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7.2%、52.8%。这些毕业生来自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涉及金融、会计、广告、英语、机电、食品等24个专业。( I: M t4 {$ V, o2 x: c% ]
/ U, h$ g% b; Y2 s" k6 ]9 ^% M4 J; O0 T
近六成90后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 ^3 Y7 [$ n% |1 f e' U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占50.4%)在大三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
% M1 H( Z5 [/ q6 {9 H 有96%的同学规划过自己的未来,其中55.2%的同学为自己做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40.8%的同学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只有4%的学生从未考虑规划未来。
* R. n3 B Y# w! ? f$ Y “如果说大一大二还是很宽松的课上上,街逛逛,恋爱谈谈,那么大三就是一个分水岭,好像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对你说‘让我们开始吧’。而来自各方的或多或少的压力也形成了一种紧迫感。”
_" V+ C5 B8 }0 E 在经贸类专场招聘会上,记者遇到了前来应聘的小沈。她是中国计量学院的大四学生,专业是知识产权。
- s8 V& b/ i1 u# Z, Q" |% m “其实在高中时就有想过以后怎么安排,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成熟得比较早,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四面八方的信息包裹着我们,让我们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很焦虑。给自己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尽量按部就班来,能让这种焦虑感减淡一些。”小沈坦言,自己的计划是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在明年通过司法考试,然后进某家企业做法律顾问。2 K- e7 J6 U, Q% ~# _
g8 }1 K+ O" r9 d; N 超八成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t S$ W8 _8 g% `
其中44.8%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去找理想的工作,5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只有少部分人选择继承家族企业(占2.4%)和自主创业(占0.8%)。# P7 W3 z1 A. i8 n/ P. p: S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90后毕业生普遍比较理性,他们并不太会“牛脾气”,有心仪的工作最好,如果暂时还没办法达到,那也不会太理想化,有个保底的,先做着再说。# Z1 r- u# E# ~" A
也正是因为这种可以“先退一步”的理性,90后毕业生在看待自己的就业前景上普遍比较乐观。
( O2 o: m8 b! k0 @( I 35.2%的同学表示有自信找到合适的工作,47.2%的同学表示能够通过努力找到工作,综合以上,近82.4%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2 [' D ]( d2 j( g6 `% c
5 p; D' J# ^7 Y" M/ R* s3 f 对月薪的要求在2500—3500元7 G, }5 ` w! \% |/ {$ Q1 H1 Q
对工作初期的月薪要求,52%的毕业生希望是2500-3500元。3 F: E8 R. I! d1 I2 [. H
“这个数字基本可以维持在杭州的开支,我觉得没有看轻自己,也没有好高骛远。”大四学生小晨表示,她刚刚被杭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录取,实习期过后的工资在3800左右。
; H) N' `" |: [ n- C% t( s( F “租房,吃饭,交通费,通讯费。3000左右在杭州基本可以保证不是太拮据的生活,如果回老家,可以降低标准。而且这个数我就不用向家里要钱。虽然有些同学觉得啃老也没什么,但对我来说,经济独立是第一步。”( \! F" _! y6 g
就在最近,智联招聘发布了2011年平均毕业生起薪,涉及16个行业,报告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的起薪略高于2010年。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接近2500元,而2011年,起薪将超过2500元,小幅上涨200元以内,已经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是自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毕业生起薪大幅下降之后连续第二年的毕业生起薪上涨。不同行业薪酬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平均起薪最高的仍是计算机和金融业,超过2500元,化工、石化、通讯、医药等理工科专业生对口的行业平均起薪近2000元。从各行业毕业生起薪平均值比较看,计算机软硬件类、金融保险类平均起薪额最高,且超过2500元,化工石化、通讯、医药保健类平均起薪也均接近2000元。
& F8 r3 J" P% f2 x 报告表示,2011年毕业生起薪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后各企业经营情况的好转。但考虑到最近三年来的通货膨胀水平,又有专家认为2011年毕业生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
* I P) P1 x4 g0 B2 ~) K
: [0 H4 i' p5 X: s 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是首选- D) b- R6 w d2 @- ?: b
问及毕业后的打算,21.2%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19.2%的同学选择进入事业单位,14.3%的同学选择进入国有企业,16.7%的同学选择中外合资企业,16.3%的同学选择外资企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占3%,自主创业的占2%,选择出国的占3%。可以看出,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0 C! G8 e! z4 S; L3 c+ p8 Y0 @
迎接90后毕业生的,是一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年代。
: Q, v( Q) i2 H1 X% v- b/ ^ 金融危机过后,企业的容纳能力减弱,工作的不稳定因素迫使90后不得不“学乖”。
; _9 ~' y) D1 ?2 W$ f 对成长阶段衣食无忧,备受宠爱的90后来说,有一份稳定且有竞争力的工作至为重要,唯有这样,才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 ]- h" j; f% n W 公务员有稳定的工资、良好的福利、较高的社会地位、健全的退休保障,成为众多90后的首选工作。
4 |' w- T" a3 z4 e& e! z 而诸如电力、电信、烟草等国有企业历来是毕业生眼中的金字招牌,也成为90后毕业生的热点就业选择。- B8 w* U5 H$ B: U/ I
“钱够用就好,最重要的是活得开心。做铁人工作狂没什么意思,人生得意须尽欢,吃喝玩乐也相当重要。”毕业生小王说,他的家境比较殷实,对自己没有太多要求,小富即安是他的一大信条。对于家庭责任,他坦言希望尽量晚承担。“独立并且自由,了解自己的兴趣并努力实现它。也许老一辈会觉得这种想法不求上进,但狂放不羁,活出自我难道不令他们羡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