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从批发到零售市场,原本菜农几分钱的蔬菜,到居民手里,加价幅度往往超过50%,甚至超过300%。专家建议,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批发零售成本,打造公益农贸市场抑制高菜价3 d/ l. v; |& W
“没想到,现在连青菜都这么贵了!”最近,在杭城的各个菜场,耳边经常会传来马大嫂们类似的感叹。1 \. E6 e8 ~: }) V4 s0 g/ t
近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门针对菜价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蔬菜价格频繁波动,14种蔬菜批发价同比上涨1.67%,15种零售价同比上涨3.58%。而进入夏季以来,蔬菜价格快速回升,以青菜为例,今年1月,每斤青菜的批发价为0.5元,而9月份就涨到了1.5元,涨了两倍。
, A; @) Q3 R" c$ i6 n7 j9 g 根据国家商务部9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中,蔬菜价格环比涨幅最高。# F' o2 P* J5 v( U+ v
难怪杭州马大嫂会感叹:“青菜也快吃不起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蔬菜价格持续攀升?如何抑制不断上涨的菜价?8 L- h* {0 }0 v- p: v
. O% }- a/ ] [4 N: T2 z 【现象】青菜价格涨得最厉害 9个月涨了两倍
- S& l; a6 V( z- v$ i6 j 近日,记者走访了刀茅巷菜场、凤起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仙林苑农贸市场等多个菜场。
: V2 w$ L5 ]& S. M' v) A+ t 在几家农贸市场中,价格涨幅最大就是蔬菜,其中青菜的价格涨得最厉害。从今年1月到9月,批发价涨了两倍。4 Z+ a6 Y0 E& P( p% a) h
最近一周,青菜的价格大多在4元—4.5元之间,像下沙的农贸市场一斤青菜甚至卖到了5元;昨天青菜的零售价格稍稍下降,但每斤也要2.8元-3.5元左右。
8 D6 X: b: F1 I3 G8 \/ L/ b9 Q 家住工人新村的孙大伯,每个月退休金2000元,在普通的退休工人中收入还算不错。8 X! ~ {+ A: @' b a1 {4 B
“自己烧,我每个月饭菜钱至少要开销1800元,还算吃得蛮一般。”孙大爷对于不断上涨的菜价,难免有些抱怨。
9 N/ H7 R8 u" K7 c4 c 对菜价的快速上涨,杭城不少市民深有感触。家住凤栖花园的厉女士是杭州一家公司的出纳,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也感到菜篮子越拎越吃力。
7 I' j/ `& n+ \* Y$ U/ G “买条鱼十几元钱,青菜就要四五元一斤,胡萝卜也要3元多一斤,连买点小菜,至少也要上千元一月。”厉女士说。; S- U- y- d6 M2 C+ A! _4 e
在杭州体育场路一家单位做保安的李师傅,月收入2500元。除了周末偶尔吃点荤腥外,每天基本吃蔬菜。最近,蔬菜涨价厉害,就算每天全吃素,一个月伙食费也要七八百元。) c. {2 J% e1 p5 Q+ V' t/ B
# Z2 a9 w/ c6 `+ p1 S 【原因】“最后一公里”现象导致菜价上涨 0 ]' L; e5 U; n, W! F
调研组认为,影响菜价上涨的主要表现为“最后一公里”现象,即从批发到零售市场,蔬菜价格出现猛增的现象。5 C9 _ @" C. N
正是这“最后一公里”,使原本菜农手中以几分钱低价卖出的蔬菜,到了居民手里,加价幅度往往超过了50%,甚至超过了300%。- w f5 o" G! \' ^, y
这一现象的实质,在于农贸市场所有制“管办脱钩”改革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即从原来的公益性为主转变为追求市场利润的最大化。( P1 Y/ {0 G+ m s
目前,摊位费成为市场收入的主要来源,市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导致了菜价上涨。
6 A7 O, k0 P7 f3 }$ {8 E/ u" w' y- N7 ]
人力成本上升推动了菜价整体上扬
" @5 h, K9 n5 m1 H' h 农产品经销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经营费用上升,人力成本高涨”的问题。
- J4 F( L7 ^% ~- t S 现在市场里买菜的零售商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不少还是夫妻经营。这一群体的生活成本高、房租、摊位费、水电费、人工费、小孩的学费等都是成本,社会保障也相对匮乏。
# P* G2 L3 D/ Z* I/ k$ R 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为维持原有收入养家糊口,他们不得不把更多的成本转嫁到零售环节上。
" w, u: ~0 @6 v* J# o+ ] 但对于这种说法,每天跟杭城马大嫂打交道的菜贩们却觉得有些委屈。55岁的屏风街农贸市场菜贩程金心,是杭州本地人。她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卖菜的收入并不高。“一天能卖100多斤菜,每天的进菜成本200-300元,摊位费要交8400元,每个月一家也就能赚三四千元。”( L* _+ j7 t) I$ d6 F& ?% d
1 r: {: E* q# @! e, |3 \# k
部分人为因素加大了“菜篮子”流通成本
* E+ L% t$ _) v* e% W. [ 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作为“菜篮子”销售主渠道的农贸市场,主办者年年招标摊位费年年涨价,是造成菜价上扬的主要原因。零售经营者的成本上升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 x! ~2 _* ^, A
二是不少地方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过于复杂,最少有7个环节,层层加价致使菜价走高。1 g* M1 |4 V7 l7 A
此外,调研组发现,少数地方与市场,仍存在部分经营者垄断市场、操纵价格、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
! f0 y2 M/ B: t, [: W4 Y
( T- {# g1 E' E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 规模合作扩大供应 $ X7 H9 ^* X- k9 _) D8 r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园区,推进蔬菜大棚建设,有效提升蔬菜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f! _0 ?3 l$ [. ]. g' E 大力扶持与发挥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的龙头作用,带动广大蔬菜经营散户合作经营。. c/ a7 n+ k: q9 l$ z8 @
根据叶菜以本地供应为主的特点,借鉴重庆“三级蔬菜基地保障三级城镇市场”的做法,细化蔬菜种植面积分解目标,保障本地叶菜的供应规模。
8 F; c1 F6 v6 j' d5 o" `
+ i* t& P+ ^. u S. G3 g, `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
6 A% g7 y+ {! }$ N! ]2 l 流通是产销的通道,要使通道简洁通畅,就需要体制和机制的保障。要重点尝试发展“产销直供”和“农超对接”等有效方式,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促使流通体系建设。3 {0 _9 c+ a' b7 s F H$ s, E0 s7 S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建议各地市先选择一家超市进行试点。农户和商家要签订销售协议,由农户向超市直供农产品,或是有能力的超市自己搞基地,以减少流通环节,扩大农超对接品种,拓展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u% d1 z' s! |* O5 D. q Y
' ]) m$ q* c% ]3 p1 k0 a 帮助弱势关心低保 服务群众保障民生 * F; e+ A5 L7 c
建议尽快设立浙江省价格调节基金。配套建设各市(县、区)价格调节基金,形成覆盖全省的价格调节基金体系。
+ }4 a8 u+ B, G/ g# x 对于城乡低保等弱势群体,要为其建立临时价格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出台我省财政对享受低保、残障群众最低生活费用与物价挂钩的补助办法。2 C% r* R& Y4 R
1 D/ e& ^2 v% ?* F" j* M 降低批发零售成本 打造公益农贸市场
C" c- u; X0 ~# z9 d$ T, Z 把农贸市场作为公益事业看待,在土地划拨、经营税负上予以倾斜,使生产和消费者均得到利益。
. M7 v9 g. W$ \4 u1 s$ B$ ~ 以香港为例,香港95%的菜场是政府管理的公益性市场。北京市试点农贸市场国有化经营模式,所辖各区分别选定5家农贸市场作为国有,10家试点作为国有控股;上海市在新建的居民小区中,超市、农贸市场作为国有。
; d7 U. }! e' ?7 I: r# v6 }: M8 ] 建议免税、减费、让利、降低批发、零售成本。建议取消批发、零售市场各类税收规费,外地货源的农产品发票要允许缴税抵扣;对于批零市场较为规范的长期经营户的摊位费,先采取类似“出口退税”的办法给予费用返还。逐步降低最终取消批发、零售市场摊位费,达到较大幅度降低菜价的目的。
$ H8 [0 p% B. a) K$ n 建议新建住宅小区的配套农贸市场产权要归政府所有,探索市场销售雇工经营,市场环境服务外包等有效经营方式。; |4 g9 k6 X) _% v. p1 @" p5 J
/ n9 V4 `3 t( \0 _# i. \2 x
建立信息监测预警 健全价格监管体系 * V8 l, S) {7 M6 ~% I! |# R
建议搞好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建立覆盖“菜篮子”主要品种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供求信息及成本、价格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有条件的批发、零售市场应编制、公布大宗农产品价格指数,实行目录管理,科学设立应急处理预案。' ~: {* }% c/ |2 ^( B1 ^( y5 B/ M0 E
建议整顿规范生产、流通、销售价格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