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0-5-6 08:48 |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5 m I4 b" K7 s, c+ y3 O
( N" r, M8 L2 p/ H; S 一个月前,西溪路上生意一直很闹猛的农家大灶头撤下原有招牌,换上了“留下老面馆”的新招牌,老板王锡平虽然表面信心满满,但内心仍存一丝担忧:从“做大”到“做小”,此举能否成功不得而知。现在,他终于可以放下悬着的心,每天悠闲地坐在老面馆里,看着人头攒动,鱼贯进出。无独有偶,宝善村老板胡申生的“俺家小院”已于本月开业,与王锡平一样,他也看上了“小生意”。
( V( D4 ^) b/ o' b
e" H/ m: u$ L5 J7 y 留下老面馆的“前任”农家大灶头生意一直不错,但就是如此火爆的餐馆,王锡平也坚持踩了一脚刹车。“考虑再三还是向小面馆转型。”他说,“做得好其实一样的。”
) Z+ Y p) [+ C0 R% t
+ S/ ]1 Y6 y" p' O; A# z; b" \ 三四百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条凳加八仙桌的组合,形式非常家常,面条加小菜的经营内容,包括红烧鸡块、螺蛳蒸土鸡在内仅有十来种。“这家小店要突出的就是家庭的感觉。”王锡平告诉记者。据介绍,触发他“大转小”念头的,还有运作成本这层因素,“我算了一下,同等规模,留下老面馆的运作成本要低20%,尽管装修成本并不便宜,但30元的人均消费,绝对比开普通餐馆划得来。”' O) T7 O! M0 z! F) k$ ^7 S9 A( F
9 }9 W# B2 E. S; v
王锡平认为,“大转小”有可能成为未来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其实我只是想把小的东西做大。”# D4 O8 Y: b# \4 D
B" t1 ~1 u$ V2 ]8 T1 E
王锡平所说的“把小的东西做大”,在宝善村老板胡申生眼里,就是“具备可复制性。”他的新项目“俺家小院”近期在机场路一带开业。+ Z( e2 U& l2 }' r- D
% R& K2 j3 K; r; s6 S 据了解,俺家小院比留下老面馆小得多,仅有百余平方米。卖的产品更小,馄饨、水饺,加上卤鸭、油爆虾等小菜,共20余种。“人均消费20-30元,和普通餐馆差不多。”胡申生告诉记者。
( S1 E$ c* j# `+ q- z9 V1 ^( {0 o8 i* M1 C3 [3 d: k0 W- d+ ]8 E; q
人均消费与普通餐馆差不多,无论留下老面馆还是俺家小院,经营者透露运作成本都比普通餐馆低得多,那么这两桩“小生意”的利润空间其实也就大得多。
) a* w/ m" L; S0 e) p) b0 l1 i) h8 y/ X2 a: ]0 ]2 X+ x+ t
“现在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开大店不太容易,运作成本又不断攀高,对厨师这样的技术人才要求更高,这种相对不受环境、地理、面积、人力限制的模式将来肯定看好,俺家小院算是试水,等成功了可以复制发展。”胡申生说。
7 ]: g) p( p4 y+ S: t
6 j' J h: l q @2 v, z/ G 如果说农家大灶头和宝善村相继看上“小生意”尚不具备代表性,那么,目前拥有名人名家、名家厨房、名家口味堂、名家粤浙会、名家会、名家海鲜工坊等六大品牌14家连锁分店的杭州名人名家餐饮娱乐投资集团刚刚推出新品牌“名家生煎”显然更有说服力,董事长李红卫告诉记者,“名家生煎”主打生煎、蒸点和饮料,试水的第一家店营业面积仅100多平方米。“这种类型的小店操作更简单,并且能够很快复制。”他说。0 @& a- z! D' }7 S" z! b! S% W( j
8 L) U: Y! H! l6 p2 o2 ^2 c+ _ 一些业内人士也开始探讨杭州餐饮业这一新现象,他们认为,目前在杭州要开餐馆,做大做不过张生记,做小做不过白鹿,所以投资额在两三百万元的餐饮项目,首选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风味小吃店,有条件的一次性开出三五家,“品种不用多,也不要花里胡哨,只需把一样特色风味产品做精做好,配点小菜和小点,生意肯定很火爆。”某餐饮连锁机构副总监说。(据每日商报 记者 陈军 摄影 詹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