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文解字》:“攴,小击也,从又卜声,凡攴之属从攴,普木切。”
* E& z/ y# a/ V& w, w: a! o
, E P" q: Y5 D W6 t% x" B“攴”是形声字,形旁是又(手),声旁是卜;读音为“普”“木”二字的反切:pù;义为“轻击”。
- _3 V) S& E' p; U4 a( K: r& a$ F7 z( K2 _7 e; i
反切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例如“塑,桑故切”。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的第一个字相同(“塑”的声母跟“桑”的声母相同,都是s),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的第二个字相同(“塑”的韵母中“故”的韵母相同,都是u,它们的声调,都是去声),所以“塑”读sù。
5 P0 j0 }- N7 }; w/ \3 I
- C- L+ b- B9 q0 Z( H8 X6 }“攴”在“敲”字中是形旁,是手举树枝(或鞭子)的形象,有会意的作用,因此可以把它看作形声兼会意字。; ^3 Q6 N5 a) [ L4 c) d
) w' d( y- E. y% ~) d" [5 s由于现代字(词)曲上不收“攴”字,因此《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上不给它单独标音。
6 N$ [9 A% ? S8 v! n0 Z5 ]% ?% O; u! t
呵呵
: k0 m9 |) v. Z+ y' L*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