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春青年痴迷金庸 “苦练武功”获金庸侄女赏识 m"Y |xvIA
9 j) v7 s' a: Q) Y6 J6 E 27岁的他突然干了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事:从费尽辛苦才找到的一份新闻工作岗位上离职,原因只是为了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金庸的小说和进行武侠创作。他自认为最庆幸的有两件事:爱上金庸、理解金庸。他就是家住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区,有着“林城才子”之称的文学青年独孤意。 j4G?=oDb : R; {2 g& U' X7 i$ B
图为独孤意和女友李翠翠共同为金庸大师遥寄祝福 5+[`x ']l
5 a4 F( k# j; `6 E5 K " %)zTH ) T: o, _% M( I$ p3 n3 v* P
独孤意与金庸结缘于少年时代,起初是翻看画本,后来随着识字能力的提高,慢慢发展过渡到小说,伴随阅读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对金庸笔下那个充满豪情侠义的江湖世界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崇拜和痴迷,终至不可自拔,此后无论行走坐卧,全都不离金庸书,只要屁股一沾上凳子,就是整整一天,可以说是雷打不动。诸如《神雕侠侶》、《鹿鼎记》等书早已从一看二看发展到九看十看,而且百读不厌,常看常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动和体会。同时独孤意又阅读了很多金庸的散文、政论、影评,以及别人给金庸写的传记、各类学者的大量评点评注文字,尤其是金学家陈墨的金学研究系列,独孤意将之奉为解读金庸的“一把钥匙”、至高无上的“武学典藏”,倍加珍爱,从不出借。 |P"p/iY
`" g3 O4 e# e, c* y 独孤意收集到的金庸小说版本令人眼花缭乱,像什么香港的明河版、内地的百花文艺版、三联书店版、文艺社版、广州社版,几乎囊括了《金庸作品集》序言中列出的所有版本。最令独孤意念念不忘的就是台湾远景版和远流版,虽经多番努力,却一直没能到手,这对做为金庸作品收藏家的独孤意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D37l_ $ w7 S" N" w9 e7 `& q6 r, p1 t$ i2 y
独孤意既爱上了金庸小说,又爱上了金庸小说中所蕴含的“宝贵财富”:人性、传统文化和典雅清新的文字。为了探寻人性的奥秘,独孤意阅读了大量历史、哲学、心理学、伦理学著作;为了近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独孤意又附庸风雅般地自学了琴、棋、书、画、毛笔字等;为了学到金庸那种介乎文白之间而又能雅俗共赏的文字,独孤意采取了大段大段背颂金庸书的方法,以求能在语感、节奏等方面得其神髓。 w Kq-|yf,
$ @ ^* X) X8 d. H4 { 看到制片人张纪中把金庸作品糟塌得不成样子,却还摇着一副大胡子自鸣得意,独孤意就忍不住挥戈跃马,大泼冷水;看到“北大才女”步非烟为了炒作自己,竟然厚颜打出革金庸命的旗号来博得上位,独孤意就气不打一处来的要纵抡闷棍,连番棒杀。每当看到有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和目的来攻讦金庸时,独孤意总要第一个站出来,与之周旋。 <"" fJ`7
2 Q o+ `0 y6 H& p8 t 因为太崇拜金庸,独孤意在电视上看到“红学泰斗”周汝昌每逢曹雪芹冥寿之日总要举杯遥祝,深受触动,在每年的2月6日金庸生日那天,都会带着女友来到山清水秀之地,共同向金庸遥寄祝福,以此祝愿大师的生活每天都能充满生机盎然的绿色。 _lE0_X|d ' I( g, b: i8 e; z
精诚所至,某位金庸老家浙江籍的文友,特意将金庸先生的小侄女展小雪介绍给独孤意,展小雪感其意诚,表示伯伯目前虽已基本不看任何武侠作品,但还是可以将独孤意非武非侠、亦史亦奇的《独孤神侠传》系列拿给他老人家过目…… .WR+)^&zz 9 {; G+ g' v. f4 u2 H
A:3:C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