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w- q* |' Y$ L! G
2 T }2 R. i$ J: q( V4 G" b+ [- S1 N% |3 C8 ~' w# z
3 C) U' ^* v4 d8 h, R
今年正月里,淳安某村的一个林管员从外面巡视回来,准备邀几个朋友在家里吃饭,突然林管员的老婆着急地对他说,对面林子外面好像有点点的亮光,会不会是着火了。林管员叫起两个朋友,马上向亮光的方向走去。 * J8 a$ J, T. V5 O1 \' q4 p3 M) C
& b. X5 g$ \& h* `0 N" J6 b% `3 }* d- m7 u5 |6 _. t
% y0 W6 @+ I V6 E0 Y
到了亮光处,林管员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原来亮光是从林子边一户人家的房子里透出的灯光。这户人家前不久出去打工了,刚刚嘱托过让他帮忙照看照看房子,他和两个朋友决定走近看看。
! c; W* u5 A0 Y/ @* l% L9 Y: O
' C9 V) k: k3 L9 v/ l
- c8 D. l# }& J8 U4 i: Z' D& D
1 S1 Q* C' d: z# A. E3 O2 P 房子的门虚掩着,里面每个房间都开着灯。林管员推开房门,里面被翻得一塌糊涂,果然是进了贼了,大伙一边报警,一边上楼去搜。
, V/ D w9 a& ^( d$ o0 u
/ Z8 @. J) l7 u { w) L" w5 F+ k1 u6 e
* V! m. }" \7 L9 p0 G* J- e% C& B p: H
5 F& @8 C) N$ B& h K 楼上是谷仓,有很多储放粮食的柜子和木囤,但是却空无一人。林管员和朋友一个个地打开柜子检查,但当检查到其中的一个时,却怎么样也打不开,而且感到里面明显被人拉紧,贼就在这里面了。
F2 P# x1 `+ S
4 Y; ?, z; ~( C) ?7 N
4 W# K8 ]+ R, L+ W" Q U! n: x8 H ^2 e6 v. ]1 I9 @
被抓住的余某是邻村人,平日里在家务农,因为余某已经靠偷窃出名了,附近的人都认识他,而且他也常常被“请”进派出所。从余某15岁起,就喜欢小偷小摸,这里少把锄头,那里丢只母鸡,几乎都是他干的。
/ G* @7 ?- M2 ^ I0 e7 n4 H9 h( S9 L2 c5 Y1 f5 R! V
, J5 U" ~* J; e3 Z9 ?& e8 w% A: u# R$ E
余某成年之后,也没有出去打工,成天游手好闲,懒惰成性,小偷小摸的习惯仍然没变,2003年,余某因盗窃劳改2年,2008年初又因盗窃被拘留10天,2008年底因为盗窃被拘留10天,这还没过几个月呢,又被抓了。
/ u* }0 ^* {) s1 a9 [/ p6 d# n- @) ^5 x( Q7 J* q. v8 [1 M
/ e( V2 w! I! g, h6 r5 j
' v' b( i! K8 }; x 余某交代,当天晚上他被抓的地方已经是他当日行窃的第二个地点,之前还在另一户人家里偷了点东西。
& l, ?% U# h: T
, m# `) _$ v3 f1 P1 W% M$ Y! }# u- I5 H, x
- V/ X9 V ?! B# J- L) {0 ] 警察发现余某随身携带的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的是余某偷来的东西,除了两只手机和几本存折,其他东西则让警察感到哭笑不得:一串鞭炮,两本户口本,几本暂住证,几个门牌证和门牌,三瓶洗发水,一节电池,一套衣服……这些东西压根不值钱,有的偷来根本没任何用。警察问余某这些东西拿来干什么?余某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看到了就拿来了,也许以后说不定用得着。
) \: P& L. N" w, y3 F
8 G5 Q" ?7 Z" O+ J# o) a$ W1 A* z% O- n' v
% q8 l+ ~9 B1 p" [; S$ T) K 余某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也不管是谁的,就喜欢直接“拿”走,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终究改不掉这个习惯。 ( N) T9 I. J) k- o# j( P
% I1 ^2 h2 f( V8 Z
$ w4 {3 \% C# a2 ]
% G" d8 r3 {, E) B: G. A8 z2 R5 N 抓过他好几次的民警说,这个余某每次都是这样,会偷一些其他小偷根本不会理睬的东西,以前常常因为数额不够,拘留几天就放了。这个人应该有偷盗癖,以后放了出去,应该还是会去偷,得从心理上治疗他。 & y) \( g5 Z6 L* m
! R8 V. {9 Y* R7 |
3 y, }. t+ _, r0 c6 K
?: z: [2 E6 x+ h. F! d0 J/ e7 S1 l
余某这次偷窃,因为有手机和存折,数额已经达到了量刑的标准,近日,淳安县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依法对其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