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叫好又叫座”——杭州公共自行车的成功之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5-6 08: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6 20: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住在杭州城西的邓敏华在家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用"市民卡"刷卡租辆自行车,骑半小时左右到公司旁边的租赁点还车。按照"头一小时内免费"的规定,她上班不用花钱,也免了道路拥堵之苦。


    4 ~* v; v% ?$ p: `9 n ( }0 ?) }; Y9 j; r, X* B, ^5 y3 N" r9 W' ~& Y) ~# Z3 w T$ | Q 3 M* h K- @( @' \! D" U; k0 R+ M

      运行近一年的公共自行车,成为越来越多杭州市民心目中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游客短距离出行的首选。据统计,运行初期日均车辆租用频率为0.93次,到今年2月提高到3.27次。最近一个月,天气晴好时,全市400多个服务点的公共自行车日租用量在50000辆次左右,相当于每辆车每日被借5次。


    + x- d, v% y+ O) n+ O5 A8 [3 W . X) K+ Y% k) _/ X$ s0 d . ?4 h4 U7 t/ ]7 o& [ 2 X; X* U0 M8 h8 J' }$ L

      "最后一公里"难题催生公共自行车


    % S/ d* L1 u5 V7 C( o# o! ]7 k 0 Y& O+ o0 `+ z ; S! v c. t' n0 H ( v# k8 }) _( D4 C5 l7 s& J7 u

      2008年5月1日,杭州在全国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意图让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


    : X X4 |" z" Q7 N, r5 F ! a1 e' _0 l6 ~- p( L# [( I # G- ^" K$ X' o( A # e# d3 j% ^- M

      按照杭州市的规定,16周岁至70周岁之间、具有熟练自行车骑行能力的需求者,可凭杭州公交IC卡及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在租车服务点办理租车或还车。没有公交IC卡的市民或外地游客,也可在各固定标准式公共自行车租用服务点及杭州公交IC卡发售、充值点,凭本人身份证等证件,缴300元现金作为租车信用保证金和消费资费押金,办理杭州公共自行车租用卡。一小时内免费,一小时至两小时收取一元租车服务费,两小时以上至三小时租车服务费为两元,超过三小时按每小时三元计费。


    / S# K$ b9 j$ I1 s! S* o0 @& N8 j' p% x8 Y : A2 t9 k$ l7 x 2 i2 o8 _' \* J

      城市管理部门的这项便民新举措一推出就获得一片叫好声。


    9 h' D o$ V7 \5 b 1 `( u1 t- N" C& P" j) ~& |: b ; Q; w( |" s0 ?9 E , ]* v, N& S; B% Q- @4 n

      最先获益的是来杭州旅行的游客群体。他们到了杭州欣喜地发现,竟然可以骑着自行车看西湖,这样的旅行体验既满足了观光需要,又别有一番情趣。来自上海的刘卓说:"以前几次带家人来玩,景区附近停车难、打车难,很伤脑筋;现在租公共自行车就没这些烦恼,行动自由,心情舒畅。"


    ( e( R% b: [) S# P0 F! o, @ - L2 H0 I- t% C+ j 8 ~9 W4 e+ R( z) e/ d' H; }* y + D( a$ e9 N% o

      游历过巴黎、布拉格等城市的北京女孩曹晶对杭州"一见倾心",她认为杭州带有欧洲城市那种闲适、优雅的气质,骑自行车穿行在垂柳依依的湖边,能更深刻地体会杭州的迷人之处。"西湖周围的道路也很好,有自行车道,每个地方都很贴心地设置了无障碍通道,骑自行车游玩真爽。"


    6 V; K/ l1 Y0 G$ B3 r8 w 5 y* i/ q2 e# m4 M! } / _+ {* r) W d1 f4 ]9 x- z5 t 4 e8 ~( X) X2 ~, x. B" f3 M7 Y

      现在,一到双休日,西湖边就不时掠过骑着公共自行车的游客,橘红色的车身与绿树相映成趣。在市区各个休闲、购物场所也常看到"骑士"的身影。


    : [2 G/ e8 G! U! E ; r$ z& g- t3 C: y( r * s6 b9 C! Z. U9 e4 u. [/ O# ]( B, V3 V% U* O8 b1 O3 W

      除了用于休闲观光,公共自行车渐渐成为杭州市区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在私家车迅猛增长、交通日渐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的大城市,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好处十分明显,诸如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等。


    ' _( E4 d& R# t8 n* o" h $ q7 v) Z% \% O A, w8 I : P. l8 [& E7 _5 X0 S6 [ K7 a6 {9 K' E1 C* T3 u C5 E$ r, l! `

      不少人发现,在早晨和傍晚的高峰时段,骑自行车是通行最快的交通工具。市民邓敏华调侃:"看着环城西路、体育场路等主干道上车堵成一片、半天动弹不了,而我骑着车轻快地一路向前,兴奋地直想吹口哨!"


    , z" R a' a( G# d2 ~0 w 4 ?* {0 e3 e" D; K) y : _7 s2 X2 z8 G. R1 C7 C) c 6 b$ v: X x2 z1 e+ K: x- h. a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出行"概念日渐风行。推出公共自行车,正是倡导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策略。


    ! _( k# T7 ~4 t9 ^5 T* C % {, M6 q+ g0 \4 {) S5 K, T+ M7 ~0 w* A) U& N# n$ m) [6 h 8 g9 T, [7 t. L: w- t: Q

      眼下,杭州市有更大的"野心"。"公交可以与城管、规划等部门,做一份长远规划,杭州要设置10万辆、20万辆的规模。"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公共自行车的最终目标不是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而是最后100米。"


    . E+ ?' V+ o) _, O* u( \5 j1 H4 B9 w6 H# D8 @* z2 C8 ]5 y: w6 f* o. R 6 {/ ^3 Q5 U% @9 e5 z0 ]0 q/ }5 k U7 F+ @, b( u [+ y2 |& h

      据了解,着眼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杭州将致力于构建一个由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形成的组合式的公共交通网络,并且实现"同台换乘"。这里所说的"同台换乘",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在同一个站点里完成,但是相距的距离要短,在100米之内。显然,在这个系统中,公共自行车将起到关键作用。到今年年底,杭州租车点将增加到2000个,到时每隔一百多米就有一个租车点,投入的自行车达到5万辆,还将实现自助租还。


    ; O5 }7 ]: H$ d- `- E Q- @& j q3 A 7 s6 e1 P* v" k& ` & J, r/ w% {' m7 {0 G& `( U' l0 z7 b: o" i4 q. b& m& `

      按照杭州市的规划,公共自行车要"像普及电话一样",在杭州遍地开花。今后,市民买菜、逛超市、上班等,骑上自行车就行。


    5 M4 I# V, u/ Z. y4 R ) j( Z0 B' B- y1 j& p + P" c& w0 Z) S5 E7 A9 J" M* p8 H1 C8 M- K/ N

      政府是倡导者,也是推广者和监管者


    / a+ T& R' v4 k: p) V2 W . g, }% h- l8 S, y4 ?8 u" Q, Y/ @7 x2 n6 q$ f0 j. h* { , w8 ]1 `; x8 P, X0 v4 D

      不可否认,公共自行车在杭州受到市民和游客的认可,使用率越来越高,与杭州的城市规模和景观特征有关。杭州市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远远小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这使骑自行车出行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杭州以柔美的湖光山色和散落在西湖周边、城市西南面群山中的人文历史遗迹著称,四季景致各有特色,如诗如画,在这样的城市中骑自行车,无疑是"赏心乐事"。


    , C+ N$ x6 w* S! N5 @. K, I9 H- r4 o) `- `- U ) `/ i% X1 t# {, u - z5 J2 g& R D7 A$ z7 E5 h

      除了这些先天条件作为依托,杭州市在酝酿和运行公共自行车系统中,可谓下了细致的工夫。离开这些制度设计,要想取得目前的效果是不可想象的。


    / W! ]: P. k) i) L0 S5 d2 H b5 K% v- {% B , x1 w8 {8 L# B9 D- e$ i- d) h 9 ~3 @* \2 |- g. E7 c5 Z

      公共自行车源于巴黎等欧洲城市,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去年春天,杭州市组织官员赴欧洲考察取经,回来后在设计自行车租赁系统时借鉴了成功经验,并结合杭州的特点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做了特别的制度安排,使服务点设置、租赁方式、收费规则、车辆选择等符合地方实际。


    0 G5 x6 f7 _0 \6 g0 ]# n1 R3 ~' v+ q, r* C$ [8 {/ A 3 S# U$ D0 A$ N9 u4 | 0 k7 t4 K, C; W6 b. S

      2008年4月,杭州公交集团与杭州公交广告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国有独资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系统车辆引进、租赁网点与配套设施建设、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并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套公共自行车租用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及自行车锁止装置。


    + U3 W! V v1 T! y- l$ T2 S* I2 b+ o 1 b; B o$ g: |9 T& i: l 4 c! F3 q3 y7 N/ J( K( k) Y/ O9 J( g( C4 T/ x

      围绕具体的运行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公共自行车管理部门根据市民游客的需求和建议做了多次修改完善。早高峰租车难;好不容易租到车,还车时却找不到还车位;有人不得不打的去还车,"买豆腐花了肉钱";有人为了找一个24小时还车点,连打30多个服务热线,公共自行车在夜晚仿佛成了甩不掉的包袱……针对市民和游客反映的这些"尴尬",公共自行车管理机构延长了服务时间,增加了24小时服务点,同时推出非常贴心的举措,比如增加投放带小孩座椅的自行车。此外,这个系统还经过了三次大调整。


    ! ^5 B. y* [: B9 P! s6 ] r2 u, c2 [ T, s! y - ]! N5 g; l1 L ' s$ I+ M0 M! g; y% e# L5 V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雪军举例说,之前是在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POS机上刷卡,POS机收取一定金额押金;到任意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去还车,再刷一下POS机,押金原额返还。去年7月起,租车系统升级,租车还车手续进一步简化,POS机内置在自行车架上(锁止器),只要一刷卡就可将自行车取走,还车时也只要将车推入车架固定好再刷卡即可。


    7 ?5 D7 U9 x' Y- k! s6 _" F. A/ S+ j( C" P $ Y% N' j; y; E- M% T J$ N0 m: p 6 `# w2 H _% ?3 c* L. }2 Y% c$ |

      在杭州,政府不仅是公共自行车的倡导者,还扮演了推广者和监管者的角色,既提高了公共自行车的社会接受度和系统本身的服务水平,又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保证了租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 Y3 ?9 e6 D6 \% n+ ~5 T 9 Q' J3 w ~" n' x* I. _2 y: l7 |0 d! ?( a0 R- A, Q - D, k' S0 e. H5 J8 s, Q- Y# @) m4 R

      据了解,运行近一年来没有发生偷盗现象,人为的微小损害比例为千分之五。这固然体现了防盗设施的先进性,但更值得一提的是,管理制度规定对凡违背信用、长期占用(当天营业结束后的24小时内,未归还或丢失后未报失)公共自行车的,除按规定计费结算外,另收取每天10元的损失赔偿,并报公安机关备案。该租车者及IC卡也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终身取消租用公共自行车资格。


    1 N; C; Q6 H# d* W, S3 @2 f , U3 o8 W0 H% p1 ^; K $ ]- C0 q3 T/ }; H2 u# `# Y; o # d' m) U- R+ C

      杭州市交通集团总经理黄志耀表示,"作为一项由政府创意实施的便民利民公共服务产品,就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来运作,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作用。"


    . F4 f4 p3 H; U* v 0 M+ }* R. J" L1 Q" ^0 X8 K: D$ ]: K; X2 l) g3 H " d: V) k2 e: ~, Z1 i( {% o

      但是,可以预见,如果一味靠政府拨款,政府必须不断投入财政资金来支付车辆维修、折旧、人员工资等各种开支,这样必将阻碍这个租赁系统的长期发展。光靠租金收入也难以维持长期运行。据了解,从去年5月试运行以来,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租用80%以上是免费的。每月二三十万元租金收入相对于每月运营成本约150万元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6 O, D% V J, m0 w+ U 8 r! S% n8 L' I' U3 Z1 }/ b , S+ K7 v3 u$ |2 ~6 b3 E, Y3 a) o9 }8 ?

      钱究竟从哪里来?杭州市想出了一个颇具商业智慧的办法:开发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资源。通过各服务点的服务亭和广告牌的开发出租以及自行车车身广告,都能获得一定收益。随着服务点不断增多,可利用的资源将不断丰富,长远来看完全有可能实现收支相抵。


    9 N" \. C9 y* f+ k1 j# r7 D / G* a& u2 _* b# d0 d6 t( E% u6 L* `7 H5 [- m 7 ^! F; q' _/ M8 a9 b- e: {# f2 W# ^

      此外,杭州正在筹备成立公共自行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杭州自己开发的有关公共自行车的各种技术进行保护和推广。"中国的城市管理水平在提高,不少地方具有推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这为我们带来了机会,"杭州市交通部门一位官员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