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汪先生来电:馒头山路6号,就是凤山路与宋城路交界的地方,当地居民叫“南星桥粮仓”的现在拆了,那个建筑很特别,圆筒形的,有20层楼那么高吧?听说是苏联援建的,那个场面很震撼的,所以我打电话给你们,真的,不是一般的壮观哦……
+ ?1 Z" K1 R' z5 i- D' F% }0 l4 N+ e, \
; Y" c& C& T: j1 {7 X& b o
( c" d- v A4 P; [: L2 U
4天推倒中国第一座砖砌立筒粮仓 4 ~4 Y) z5 c+ f, z( g3 c" F' E. B
: n& h5 y7 T( J6 ^' \% k. N7 V9 e4 i* J5 A4 u6 `
" `9 G, M0 w( o4 U$ }) p& ?
3月31日下午赶到现场时,南星桥粮仓已经全部倒下,残垣断壁中还能看到几小片黄色的谷壳。 ) Q4 Q8 @% Y/ L. f" j, ^7 A8 B
& H0 d; A4 Y3 v5 ?/ H
0 @$ H6 G7 I& S
% m. _$ A: B5 g+ ]* y; N' M- o 拆仓工人说,拆的过程很简单,一台50米臂长的挖掘机加一个司机,4天就全推倒了。
0 J7 `7 E; P7 g( d) P& {: q5 D# }6 H+ x% b0 f1 l( f1 S& d# f3 a! d
0 H i. l. a5 i8 ^
( Y$ k! ]. g8 e2 f 4天,推倒了这幢正好半个世纪的、中国第一座砖砌立筒粮仓。
, H, ~& [9 ^. [3 c% k) T
! `) ?& k8 j+ S/ C4 v4 o$ Q1 E
. M& u Q- J1 d; C( _; f
3 z3 S% B8 d2 O/ B b8 Y4 [ 昨日去了杭州市粮食局,很多工作人员都说,这座粮仓是前苏联专家援建的。
! b7 g: o h, h/ d3 m3 w, p7 o& p* w, o. w/ H& [
& ^2 ~9 D/ l5 N9 v- D
/ W' _1 R2 W& V4 i0 l" ~ P 工作人员找出《杭州市粮食志》,但其中并没提到前苏联专家援建的事情,有关“南星桥粮仓”的记载很简单——
, N4 K; P3 ~: ~. q; h: V6 I( `3 ^, i7 K
! U7 K/ ~ t5 B" s) i. r( R$ Q4 C k
H7 p2 q$ ?( d2 K, C6 q1 a
% \/ f2 [. v: ]: U8 o( S' w% V 1959年3月,南星桥砖筒仓动工,1960年3月建成储粮,它是全国第一座砖砌立筒粮仓,粮食储量7160吨。 / ~5 I" w) u3 `9 y
' _' W2 Z8 W9 s7 w5 r- m. c4 _+ S6 s( o6 Q4 S
; Y; P5 L) }7 T& a. [$ N' e9 y 粮食上仓之后,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它较好地发挥了救灾度荒作用。 6 I' p0 Y/ e R( B+ z
: l' |4 t6 g$ S6 l4 ~3 Q6 U2 R' { i8 k: I0 W7 H
6 Q. s( |3 i3 f5 M/ ?" d* a) A$ B1 D
砖砌筒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筒体,6列,每列8只,共48只圆筒,圆筒高27.86米,相邻4个圆筒又组合出一个不规则空间,形状像星星,故称“星仓”,共35只星仓,每星仓存粮40吨;二是工作塔,塔有6层,高30.6米。 . G* H9 U! s- r
- D9 G) n- }/ y `4 }
' S; w* n" |5 Z$ `
+ ?# x9 \3 U' k9 z, c* k( k- x& v 筒体底盘是四方的石室。石室内有出粮口、通风口等,伸进石室的筒体部分用错落堆砌的空心砖做成,以利于通风换气。
3 F3 {6 d1 F! a" s0 t9 T5 V2 h+ d; x1 i+ _5 e" J) r$ u
7 @* a- o& L$ O- R4 p! }! d
$ [! H% G) \* |9 W; H
50年来没见过裂缝 . {6 K$ y6 ~/ `2 F/ t) |
0 E3 c# e1 `. ?, b( M5 r: w$ y( b1 q5 \
& G* _4 R4 g/ A: w/ c6 m
现场,南星桥粮仓正门口写着“江南粮油”(杭州市粮食局下属企业)的牌子,问办公室谁清楚粮仓的身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蒋师傅最清楚,看管了十几年了。
7 F$ v+ q/ @2 y9 X( P
8 Z/ R5 s9 k( N. M# K& x% o
: [ Q f; a8 r: N' c- I
r }1 J+ j2 {6 M O7 n7 U' {8 }2 M 蒋师傅44岁,1997年管仓至今。 9 ]* y6 c& k5 [' i
) y8 ? A: X" m8 V! E0 O! X$ n8 F
! }$ ?( b; p5 c8 m
v$ W; M9 W1 {# z; ~ “粮仓之前的事情,我是从更老的保仓员那里晓得的。上世纪50年代,苏联老大哥派来一批粮仓保管、建设的专家,先是在上海大建粮仓,接着国家粮食部又请了几位专家到杭州,试点建设全国第一座砖砌筒仓。
" a, V$ ~& L4 ^& k' n4 b$ ~
7 p3 ?+ A9 p8 q. ?$ J- X2 h- u# `
7 i0 w" ^: ^- v, f: ]1 i
$ I5 o8 ^: |6 G u& ]6 V" J2 I" } “解放初,国家提出粮仓要实现无虫、无霉、无鼠、无雀。这个粮仓是砖砌筒仓,上有封盖,麻雀无从下口;下有挡板,老鼠没法打洞,重点就是防虫、防霉。 ; `) {4 N3 o/ ]9 w4 u' s) ^
) v9 N" d0 [0 Y0 ?3 m4 Y2 c
8 R9 E* D D4 W0 v7 g* m. ^& u2 n4 i! V' S8 U3 u
“筒内装上了盛放磷化铝的熏蒸器,是熏虫用的。筒仓里有很多温度计,可以测试粮仓里各段的温度,温度高了,里面的稻谷就容易发霉。 * K: U; n, r$ R3 [0 p) k
1 J% P q; `& U/ x0 x, }1 q
0 a9 `# U) ~* F: A
& {$ ~( F6 X0 ]2 I “筒仓全部由交错的三排红砖砌成,环环相扣,浇筑高标号水泥。这粮仓的质量真的没话说,服气,我是1997年开始管仓的,整座粮仓连一个缝都没裂过。 ' V; ?# u1 p- }' A+ d
/ d% B+ _1 ]; \& V) c z
5 F" v4 O2 u) y5 J( o
- E4 W7 N: G/ h0 x
“筒仓也出租过几筒,装过酿酒、生产味精的粮食。但它的身份一直没变过,都是粮食局的,装的多是食用稻谷。
9 w# Q) j% N! S! L3 g3 {( Y( F
F7 T, [2 P. K- E* K2 M) O6 w9 w W1 Q
# I/ a1 F4 T( _5 u
“我管的这十多年,仓里多数时候是满的。早些年是从江苏、安徽、江西运来的早粳米,2001年以后,东北过来建粮油一条街,换成东北的晚粳米,杭州人也最爱吃晚粳米了。 8 _3 H0 s9 w- u$ l$ G! B
$ {9 p5 ~/ H0 p/ e. H. t) `* \. C
0 ^7 H, l; p1 d. g. J/ c1 d! A& M8 f9 R
“粮仓一直用到去年,后来我们在勾庄建粮仓了,沿用筒式结构,占地少,容量大嘛,能储1万吨,这才超过南星桥的筒仓7000多吨的纪录。” ; a! l* ?/ F3 I% |) ^5 H
5 T* G+ m- u/ z' e; g! o: B. o1 B/ O
" E+ Q% f! n4 j* Y3 E r& p) w d/ Z; E
粮仓拆后干什么 / R0 B t% a* i- |: F
* b1 K4 R$ f1 m& G3 F
7 K; X9 L2 ^' t6 ?2 K4 m6 P* _ o) R9 ^4 Z0 F: j6 O! j( g, Q
记者昨日没打听到 # O: i! {3 ?6 l* Z$ `) Z
& J/ ~* u [' Q8 ^+ {% F5 l3 I9 S
6 L5 t/ b4 W7 }; d( Z* p6 c5 ]; f5 G$ V9 c
今年的杭州市两会上,毛海涛委员提议,将“南星桥粮食仓库”作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
8 s. |( Q1 f6 v/ [5 \% X; _/ ?; D/ Q* ^
6 @9 A. @2 u3 W' ?1 r0 \
" M f- X! ` [1 x0 a
杭州市粮食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南星桥粮仓拆了,确实可惜。“不过听说拆了也不是搞开发,是为了保护那块地,听说下面有南宋皇城的遗址,具体情况你可以问问上城区。” ! a* r# w' S0 ^1 b" | ~
* D: h" W2 H* K/ D
- i( x- Z D& }5 K- ?% I" J/ M- |+ w) z+ t( Y+ o5 f4 A9 N8 \) K8 c& R
昨日记者向有关部门打听,没有得到确切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