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年龄恐慌症,通常是指年龄在25~40岁的职场人,对于自己职场表现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于年龄的慌张,认为有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来看,主要细分为以下四大方面: 成就恐慌
6 r' a8 s0 Q' W5 { 俗话说,三十而立。然而职场中并非人人都是顺利者,不少30岁以上的人因为自己的事业未成而感到恐慌,他们会产生消极心理,认为自己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不少人深为自己的前景担忧。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人到中年面临随时被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因年过35岁而被众多招聘信息所排斥,此种心理也叫“35岁现象”。/ i7 \% a& c- h9 g5 D0 R
婚育恐慌
3 n4 a7 j* }! U& A4 ^/ F 过度忙于事业的人,往往会出现对家庭的忽视。一些人也一直挣扎在要职业还是要孩子的艰难选择中,往往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或者有了两全其美的方法,却已经错过了生育最佳期。对于怀孕的焦虑,“生(孩子)”的期待已经取代了“升(职)”的初衷。: A0 T! S* {1 s8 x3 j" J, q9 ]- E3 u4 b% R
定位恐慌) t0 b0 G+ l% \! M- c
人们在自由选择职业、岗位的同时,也会有失业或对职业不满意的时候,最可能产生职业危机的有四个时段:即择业时可能出现的定位危机、工作5~7年后可能出现的升职就业危机、40岁左右可能出现的方向危机、过50岁可能出现的饭碗危机,而在这四种危机中,最令职场中人困惑的便是“定位危机”。
6 E' g( f9 X$ B4 `/ A6 k 心理对策:7 K x, y8 [+ S2 {: T0 i
立下实际目标有年龄恐慌的中年人,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列出计划,每天要完成多少也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切忌不顾自己实际能力随意定目标。4 \4 D- M2 a1 B! x: s5 N/ O
定下婚育计划应该把婚育计划列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婚育计划不能忽略,因为这涉及到能够影响你的整体职业规划问题,也是个人人生规划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工作而使得生活不完整,毕竟人生需要平衡的发展。4 X! m. x, X5 }9 B/ m8 Y% C
学会调节心态要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当感到巨大心理压力和出现悲伤、愤怒、怨恨等情绪时,要勇于向亲朋好友倾诉,以消除不良情绪。
! q1 x+ s9 T! Y% F; j c 说到底,防止年龄恐慌的根本方法就是提前规划,无论是职场还是人生大事,事事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那么,恐慌也就自然离你而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