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 i+ u$ y; ^' I; M, \% [
小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专业大四学生,眼下除了留意求职信息外,他每天还有一门“功课”:阅读所有关于金融风暴的报道。“大型外资银行收缩战线、国内出口企业纷纷歇业、房地产进入‘寒冬’、GDP增速回落……这些消息,能不影响我们就业吗?它们是就业市场的‘晴雨表’。”小陈原本一心要找金融机构,如今不仅已面对现实降低要求,还到校外报了个公务员考试复习班,“身边像我这样作两手准备的同学不少。有的备考公务员,有的想考研:能找到工作最好,找不到也有后路。” % [$ n: t; P& f- k/ Z0 u
: E+ d0 J$ G; `: B! f
全球金融风暴蔓延,国内大学生人才市场也已感受到阵阵寒意。
" q. u7 y3 ?6 w' ^! b' h
8 h: k) s" B3 e, S7 l: F' k+ }
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唐晓林告诉记者,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必然严峻。一是因为国内经济增长回落,人才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往年最受大学生青睐的行业,如出口、汽车、金融等已开始收缩阵容;二是由于欧美大批中国留学生,毕业后无法在当地就业,纷纷“海归”,加剧了国内的就业竞争。
4 x4 s2 n' D7 ^. G
# X; E+ ~) \6 H% K$ N8 W3 b
为抵御金融风暴的影响,沪上不少高校今年提前启动大四学生的求职预案——— 9 v/ ` J6 N& V6 a I
+ u2 e$ C4 `6 j+ Y T5 F
国庆长假后,东华大学在松江校区举办为期一周的毕业生就业咨询活动;本月下旬,外贸学院将举行9场大型企业宣讲会。两所大学,一个每年有大批纺织服装专业的毕业生,一个主要培养贸易类人才,而这两个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外贸服装企业对国际经济依存度较高,大部分企业今年不仅不会招人,还要不断裁员。 ( v2 `2 w9 ~3 ^- H C- C% d! D/ G6 N
6 x. X2 o# F8 j" Z+ ^# t' ^. a+ ?
在本科毕业生中,物流管理、金融学、人力资源等专业的学生,压力更大。 2 M: j# U7 {$ f3 ~! I! u) F: t
3 w3 J( i/ M% B6 S* a
他们普遍担心: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些原本“吃香”的专业是否会继续“吃香”?面对危机,部分学生已作好准备,首先就是降低求职预期。学国际会计的小王同学说:“进不进会计行业无所谓,有工作先做起来再说。至于收入,2000元也可以,主要是想积累工作经验。”复旦大学金融专业的小夏说:“听说汇丰、花旗这些大机构今年不来了,没关系,我就找国内银行,去小公司也行。先落实就业,再考虑发展。”
8 }( n8 _7 c& u
! `7 `( ~7 O% S) [9 i8 B
求职专家提醒,金融危机对国内人才市场的影响眼下还是初步的,到明年年初,影响可能会更大。高校毕业生,当务之急是摆正位置。跨国公司,特别是金融业用人少了,但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影响下,服务业将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不必死盯着所谓专业和那些曾经的“金饭碗”,应该还是能够找到一份工作的。(张炯强 实习生刘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