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1 F7 m" j* c# ?7 C7 g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中移动即将成立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可能会直接命名为“移动互联”。 / D& T1 n% ]4 O5 D: s" G
活跃用户从0到1281万——这是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商用半年后交出的答卷。
" X* \3 t7 F* ^" i- r) h
# D. U# H, S0 i$ D1 n X对于中移动这家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而言,飞信业务或许只是其迈向“移动信息专家”彼岸的众多路标之一,类似或小心或决然的尝试还包括手机报、手机广告等。事实上,这一旅程可以回溯到1995年,当时中移动推出了第一项增值业务——短信。
( o R! ]+ @. o; j9 A$ M% X1 Q
现在的问题是,中移动会沿着怎样的路径,迈出自己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业务融合的下一步?! |% n' ^2 S& o# x A/ `* u4 O8 v
$ ?2 m( M( k2 t“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清醒地知道,对于中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而言,“资金不是问题,我们还要改善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机制”。
6 A0 B) x5 a4 ]: N* M) j1 I% c+ k7 I/ R# V) o. [
而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中移动已经迅速做出响应。“中移动即将成立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4月5日,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4 Z ?& j$ \/ T1 s
( Z/ j' ~) }/ u) M: S移动互联网独立运营
& L' B5 V- p0 E) o! O) a1 q$ z
, J) Z' s. \2 ]; W- |9 R“子公司的定位甚至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上述知情人士称,中移动成立的独立运作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子公司,可能会直接命名为“移动互联”,并由中移动市场部、数据部有关管理人员挂帅,“成立后,中移动的很多移动互联网新业务都会由公司具体运作。”$ C$ b; g* g0 S3 g3 l6 ~
$ g/ x: {+ \) w, `
对此,中移动综合部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关消息。
# Q) @" G/ s; h1 [; Z# f$ S
9 a5 G- J$ j% _- d1 q不过,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动该子公司其实已在最后筹备中,如无意外,将于今年4月中旬挂牌。7 b g/ S% I+ B+ `9 M x+ Y0 V& n
4 ~5 x* k. b# A2 A' I
这意味着,中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将再进一步,即获得相对独立的运营平台,以更加灵活的业务方式运作。
4 ?4 F# f) M# s L! ]# n8 \8 p5 z/ S, {: P! G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移动来说,将互联网业务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子公司,早已成为必下之棋。中移动内部对此也早有研讨。
) q. r3 @# W( q$ e: b0 R& |) i3 e* ]: c
" Y' H, I. f, E# N! @+ V“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此前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提到,中移动需要更多的互联网人才,“他们必须是那种整天想着互联网,心思都放在互联网上面的人,包括他回家后、半夜里,整个思维都是互联网。”
( p' W0 e( z/ u4 L$ Q, t0 p3 X. F
) l( z9 [* \' Z" X+ M在王建宙看来,对于早已有意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中移动而言,当务之急不是讨论并购或是业务模式,而是如何吸引“互联网疯子”加入中移动,并为他们提供不同于电信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机制。3 k) { g5 \9 i- a* b0 ~
+ _4 f) ^5 Q. w g1 C7 }“就进入互联网,中移动讨论过很多次,资金不是问题,我们缺乏的是那种有互联网创业头脑的人才,公司最缺乏的是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机制。”王建宙说。. J- k+ ^! s4 C' z7 Z
0 M4 e! G) I' X9 Q1 A$ d2 K0 O事实上,这已经不仅是人才机制的问题。对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通信服务的中移动来说,其在互联网业务的运作上,还是个陌生人。王建宙坦承,如果按照做电信企业的机制来做互联网,将注定失败,即使动用资本力量收购互联网企业,但也会因为没有好的体制,造成管理层或团队的流失。
/ g$ _* A" w @
( O" O& {+ d+ N' f4 D" ]对中移动这样一个用户达数亿,资金规模数以万亿计、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早已稳定的“大象”来说,从电信到互联网,需要的灵巧腾挪远非一朝一夕能达全功。
7 \! T& b& t' z5 i8 {8 c
3 ~, K( T* ^8 e R, s$ S此前数年,中移动一直朝此方向努力,其开创的移动梦网模式,在中国电信业务转型中也可谓是可圈可点,但在产业链的一波又一波冲击下,其却不得不逐步降低在WAP业务上的核心地位。
5 h6 H( r5 n j' m4 g/ @& F4 \3 |6 q4 @6 }% O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移动将移动互联网业务拆分出来,以独立的实体运作,就成为可行的通路——相关业务独立后,中移动的数据业务部门将更多地承担业务管理职能,避免外界对中移动集运营业务与管理职能于一身的非议。与此同时,新的子公司可以以全新的机制,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吸引人才,发展业务,成为中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先头部队,从而避免这一转型对中移动的现有机制形成太大冲击。
% f' J! K$ D% C9 o. i0 o1 R; c- E9 Q8 h
中移动的内部报告' [" k9 b6 w8 N- n" A& x
6 ~5 X; i* U: E$ @+ z有业界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显然是一块大饼,“中移动想吃饼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怎样下刀切饼,却曾经迷惘了很长时间”。/ g; N! L$ y4 ^1 o6 v
; @8 X6 |- Q( [/ q
中移动的公司机制和人才储备是原因之一。而另一个更关键原因则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和市场巨大,但应该从哪些领域进入,这在整个行业内外一直都没有明确结论。, Q6 U3 J8 }- n# j
. L; O; C4 H# n+ i' m+ n0 t) e/ c
截至目前,中移动的增值业务已经有手机报、手机搜索、手机支付、手机定位、无线音乐、飞信、手机邮箱等。另外,还有更多的业务正在不断筹备。但中移动在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显然还需要斟酌这些业务的主次轻重。/ z4 ^7 i& h6 X
R9 K6 N$ Z- o3 `4 D7 R g7 Y. F/ @
尽管早在1995年中移动就已推出短信增值业务,但其移动互联网战略真正发力则在2007年。当年3月,中移动一个逾30人的研究小组提交了《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的内部报告。其中提到,中移动未来关注的重点是“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与手机内容与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
4 M( C( J3 F0 S7 K y
3 N9 h" Z/ i6 V* |: [此后不久,一家名为139.com的网站突然改头换面,被中移动悄悄接手。中移动与该域名的原拥有者——深圳华亚和讯——合作的平台、论坛等业务,都被转移到该新改版的网站中,139.com由此变身成为中移动为全球通用户提供的独立手机邮箱品牌。
# C1 x/ S q5 F
6 ]' H5 t x9 N$ n( t$ T这起看似简单的域名交易,被业界看作中移动全面发力互联网的第一步。尽管其对公众的震撼,远不如3个月后飞信的正式商用。
0 V \* f# E* h3 n7 f5 D
& j: Z0 p* D. h9 ]6 z9 a作为PC与手机内容应用互通的载体,飞信显然承担着中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载体功能。
; |6 z: T( G1 V2 s8 J8 f! D! i. Y8 \) e) L, j2 ]6 D& O9 e8 C
据记者了解,飞信的酝酿早在2006年已经开始。2006年下半年,中移动宣布停止与各SP的即时通讯业务合作,随后,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开始在部分地区上线测试。
, }" u( Z: G# h7 G$ E4 S: f8 @) G. @0 D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怀疑,飞信能否在QQ、MSN等IM产品的夹击中撑下来。然而,通过与腾讯(企业库 论坛)合作开发飞信QQ,将用户移植至飞信,并通过套餐形式大力推广,中移动的飞信用户迅速增长。& V. N2 o' h0 g( P. E
! T3 o {0 z# X5 O/ } s据中移动内部人士透露,自2007年6月飞信正式商用后,飞信业务的月开通数量最高达到600万用户,在2007年底已经开通超过5000万户。而据中移动今年3月发布的2007年年报,截至2007年年底,飞信用户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281万。4 e" k0 u* f0 ^& j. T! k
]# a# c- w$ e8 f" S向互联网学习
! t% _% T# m& R. o% \' ^/ O6 o1 n/ E+ C, G A" q$ y; U
今年3月底,中移动在其“为奥运加油”系列活动中,正式推出了飞信的新版本,加入更多的业务和增值功能。前述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移动成立新的子公司后,飞信业务就将由新公司独立运作,成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 S, k6 v2 i# d; H2 z% u1 T' i
8 a" l3 l8 S& C' ^- W' E) X: K! d当然,在中移动的该子公司中,除了飞信,还将加入更多的业务尝试,比如手机广告。“未来中移动的手机广告,将主要由新成立的公司负责运作。”上述消息人士称。
5 E2 \3 c6 P# V z8 C; a, U' i/ Q7 }4 q* l. g) e
而据中移动数据部有关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初,中移动就在南宁召开数据工作会议,明确将手机广告作为今年大力发展业务之一的思路。
; P4 \0 ^" N$ m+ p ^" j1 W$ w% b ~
“目前,无线广告正成为新的热点。”中移动人士透露,仅2007年上半年,中移动的WAP广告费就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43%,目前更维持上升趋势,“目前,中移动已经有近50家手机广告合作客户”。; r4 A! P. P! R
4 ^4 z. o3 X; k& O2 D0 l) n此外,该人士还透露,目前中移动已经在逐步尝试和开发手机报广告,并考虑逐步将广告模式移植到飞信、彩铃、手机电视、移动搜索等业务中。/ f" r# [; y8 @7 r2 z
& \' f( I+ l2 s. L; X }根据中移动财报,截至2007年年底,其无线音乐俱乐部已有高级会员3546万,手机报付费用户已高达2355万,飞信活跃用户1281万,增值业务总收入达916亿元。8 C1 S# f& Z" f4 n; F& ]/ M
6 O2 l5 {) ], r* N, v# h w, m t
另外,2007年7月,广东移动启动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招募行动,招募100家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与中国移动一起开拓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对外表示,集团客户需要“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8 i2 Z1 A0 F' y# s% X& Q4 k1 A; j
( j/ L& z% k" ?" A1 _+ M: d% r“这些都可以看作中移动在业务模式上向互联网企业学习的举措。”有电信业界人士认为,在进军移动互联网业务过程中,中移动已经认识到传统电信运营模式的不适应,并尝试引入新的体制,以进行更灵活的应对。- w: `8 n% v+ Q% W1 ~% E
* u6 r8 _7 u4 ]2 c& `
“虽然在2007年的财报中,增值业务已经增长32.2%,占中移动总收的25.7%,但目前仍然是以短信和以彩铃音乐等娱乐主导的移动增值服务模式,其他业务形态的市场大多才刚刚起步。”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庞大的用户群是中移动开拓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基础,但其目前还欠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执行思路。# ]5 y' J6 [9 C9 P+ p
: C1 P- @5 V$ j工业和信息化部旗下的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一旦中国进行电信运营商重组,新入运营商将加剧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而增值服务则将成为运营商吸引、留住用户的重要手段。而在此过程中,中移动率先发力将有助于其在新一轮电信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未雨绸缪之举”。4 m6 T+ A0 s0 K
5 B, y" f$ w g v在上述熟悉中移动新业务运作的消息人士看来,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独立子公司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中移动的业务转型。9 o5 f# p$ K7 _: D0 u# q
[0 e+ ^0 j/ \- `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中移动的移动互联新业务无论是收费模式、产业链建设,还是运营推广方式,都还需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并尝试与互联网业务的融合。比如,在飞信的业务中,中移动还需要继续学习互联网的即时通讯产品,如利用软件界面广告收费,在网络上自建形象功能并进行收费,以及通过开通特殊群组号、特殊飞信号收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