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176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转帖]贵州碎片--你眼角湿润了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7 19: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贵州碎片--你眼角湿润了吗?3 l) U( D( ~- j3 {
1 ?! G1 q% M+ w- R: I
借个地方说话:查至第50楼,请勿灌水-------oО柒9 ~; g1 |1 N8 v; t1 X2 u1 G

/ M2 M3 [% l9 D' D7 E! V% F5 ?* ]+ O! _
. z8 M8 Z) Y/ R2 ^; U% i

+ _& o; r  l2 S% E. u& {5 v6 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19:32:00 | 只看该作者
包括这些颓垣败瓦后面的乌蒙山区,就是他们的家园。    : W' U7 ~* C+ P+ E3 B5 z  这里没有名胜古迹,旅游者不会来;   4 ?6 D6 `% I! @. M' a: y   这里没有旖旎风光,摄影者不会来,   " q; F X t8 N3 V- x* ^   但这里有深情的人们,所以我来了...... ' H* P% C4 S/ Z3 {
4 g+ P3 C+ {' A 9 O+ L3 a% {$ x# E, y , l. a' P9 [ e( Z; |8 c如果在城市里,这个被会称作“DIY”,但是在大山里…… 0 @" t: [8 D: x/ l. G6 c
: F! }! k* P4 G/ T4 ^0 _ % U) m9 i/ K0 R. x7 d4 A4 @+ K 7 o4 r" K2 k# e" S  洋芋,当地的主要作物,当地人的主要食物。    % C" o2 A0 B; z' b  他们不喜欢把洋芋烤(煮)得太烂,吃上去有点脆脆的、硬硬的,还挺好吃,但可以想象如果天天吃这个、顿顿吃这个、只吃这个...... & u1 q1 Z+ R+ r
9 C5 t' F: w- l2 @5 q( s' Y+ t V0 } # F# N: L( ^2 r. F* o( S   临走前,乡亲们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饭。熏肉、红豆煮酸菜、炒鸡蛋、大米饭、还有昨天赶场时买来的米线,都是他们过年都未必能吃得上的东西。 & g( m( d( ?* K' P. U
6 m4 I4 r. {: i$ ` $ W; D; y# ~# z3 w3 y/ s* R- D% g; _   孩子们知道我们要走,那些可爱的笑容全都不知所踪了……$ Z9 X0 |& x; g$ `
" E. t5 L' G# f) l7 r2 B. F ) g$ R9 `5 D0 J; X! n! R) n% b2 c 6 |- {2 r+ z: ^2 {, \: v* G' `  车子一开动,村里男女老少就追着车跑起来了。我把相机伸出窗外,按下快门,照片是模糊的,不止照片,可能当时还有我的双眼...... ( P" `. R4 g# w$ I0 c' p* \
6 l; `$ A4 B' i% v+ C9 u& f7 S# z+ I/ D+ K1 E5 l 4 R$ \1 y8 K0 c B$ \$ F$ W9 k3 H  前面两个孩子追着车子跑了很远,我忍不住隔着模糊的后窗玻璃又拍下这张更加模糊的照片。   . X9 `2 S0 _: M   回去吧,不必再送了,我心里明白...... & n1 g( u4 W6 m7 }2 |& P4 g
0 m9 w& U9 R2 Q& T. O3 M & Q0 {& C& Y" p l) I7 b [( g3 G   “莎拉”是这个女孩的小名,大概是苗语的读音。    ' T& F: u' M I: q) ?+ u  再贫穷的地方,小孩的笑脸总是灿烂的,再肮脏的泥土也挡不住这些明亮的眼眸。    ! ?3 s, z* p& X) N* S7 {  就是这些,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深情的土地...... & p8 f P8 o* q1 Y* v# `5 y% `0 d http://hongdou.gxnews.com.cn/hongdou/uploadfiles/images/2005/7/1/20057113290338.jpg% z0 [, T* @" [% p4 `0 @0 k. p % M) s5 l! ^2 @ : F2 }2 F2 f5 V8 P0 f; ~, C第六次入黔,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那里的山水,那里的人们无不让人时刻牵挂。   % p0 g. H0 {1 i s3 d' n# C0 C) m   无意要表露那里有多贫穷,只是看了这组照片后,我们是否可以想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至少,我们对生活是否会少一些抱怨,......   7 w* ?- H3 b7 D, t! t   贵州很多小煤矿,随便在山边挖个洞,往里挖几十米,挖一两年,煤挖完了就换个地方再挖。    & ~( H T. U0 x, S9 U( c  这个挖煤的少年只有十几岁,远远走来象是一团黑炭,只能看到他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想要表达什么呢? / v8 }" l5 N$ k
Y2 M3 Z Y1 Z; |( L4 J- t 1 M7 h1 D, k, ~8 N+ }# ]& \( h' G) Q$ Z1 N 同样是挖煤工人,但应该是干了不短时间了。听说干一天可以挣一、二十块钱,虽然辛苦,但在当地也总算是较高的收入了吧。闲时抽上一根烟,恐怕就是最好的享受了。   0 T5 ^. q: z% H! k   问当地人这些小煤矿出过事没有,回答是:我们这里没有,下面有。2 q4 }' q4 @/ c& M, i# L   那些眼神是我一直希望可以解读的' p2 Y; p, J* L f7 X0 a" t: f7 u
" R3 Q r5 S) t6 O4 M4 u" ]$ Y! ?. J" f. ]) v 4 e. f, b0 T' c2 D* j$ @来往的车辆一停,卖烤土豆的老太太就立即上前,从车窗外向旅客招徕生意,其实那一筐土豆可能只值一两块钱,但却不知道她已经在风雨中守候了多少时间,一次次地举起希望,然后又一次次的被无情拒绝...... " S. ]( l3 B3 j% I }5 H+ n    9 u- b) s6 f" P. L  突然想到几句歌词: * x% V4 `0 v* m8 S5 b Y& m! m  3 E: Q. u N1 N- Y7 v) x" @   多少脸孔 ! A$ ]1 I' m% k. s. c   茫然随波逐流 O! C% Z: x6 Q1 H  他们在追寻什么 / m1 Q/ _7 j7 S% E, R  为了生活 & M: h& x; X1 r& c/ b+ L/ L   人们四处奔波 # t/ u8 s* h: S* P- ~  却在命运中交错 4 M+ }8 h( J7 q: o; t( z/ g* K# M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6 15:1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
    发表于 2005-8-27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些....我无语了....我是个从相对贫困的山区走出来的孩子....虽然我老家远远没有图片上的那么贫穷...但我深深体会到他们为糊口而奔波的艰辛..5 l; D2 B3 M: c% @; a

    在这里.我想引入一个概念---------文化贫困...这个是从贫困成因的结构角度来考虑的....是指由于穷人已经内化了与大社会格格不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根本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利用机会改善生活而使得自身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程度的生活境况...........) R& y; u# \5 l" x

    暑假回老家....看到以前同村一些和我一起玩的孩子都不在家...我知道他们是外出打工了..很多初中都没有毕业...原因是家里供不起上学的费用...早点外出打工...可以减轻家里的一些负担...... 我不经的陷入了思考....这些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假如他们有了后代..是否也会和他们一样..学业没有完成就早早的为生计而奔波......这样的文化贫困就陷入了一个具有代际传递性的恶性循环..中国的贫困状况何时才能改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5-8-27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社会贫富差距好大啊 !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8-27 23:38:00 | 只看该作者

    比这穷的多了,,中国“地大物博”吗?地是博,物可不是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8-28 01:04: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有眼泪

    我绝不会在这样的土地里滴下

    因为我怕我的眼泪太轻。

    、、、、、

    沉默的思考。不想说出口。但是我不会去同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8-28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OYO在2005-8-27 21:23:41的发言:& K- }1 m3 Y% T) d , }! m# _+ o9 B1 R$ N6 T

    看到这些....我无语了....我是个从相对贫困的山区走出来的孩子....虽然我老家远远没有图片上的那么贫穷...但我深深体会到他们为糊口而奔波的艰辛..! L0 M$ U5 k6 r! q

    # ]5 s' ?7 f3 q' f- i E

    在这里.我想引入一个概念---------文化贫困...这个是从贫困成因的结构角度来考虑的....是指由于穷人已经内化了与大社会格格不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根本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利用机会改善生活而使得自身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程度的生活境况.........../ R% ^- `! O2 e" D+ I `

    ; D H* T0 b; y' J0 J, \3 V

    暑假回老家....看到以前同村一些和我一起玩的孩子都不在家...我知道他们是外出打工了..很多初中都没有毕业...原因是家里供不起上学的费用...早点外出打工...可以减轻家里的一些负担...... 我不经的陷入了思考....这些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假如他们有了后代..是否也会和他们一样..学业没有完成就早早的为生计而奔波......这样的文化贫困就陷入了一个具有代际传递性的恶性循环..中国的贫困状况何时才能改变?

    3 l5 ` T% M( h: M( S1 x2 b " T; t8 U- ]) k. I6 k ) L4 o" @6 f% Y+ J9 h 说的很对。记得有个故事说个放羊的人,问他放羊为的是什么,他说赚钱娶老婆生孩子。1 d c& {$ u. ?+ ~; s6 F# u 然后那人问他对孩子有什么打算,他说让他放羊~~~~~~ & P$ ~2 g4 R3 h% r( p' P“文化贫困”,我认为这词说的很贴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5-8-28 15:23: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5-8-28 18:54:00 | 只看该作者

    据官方报告,中国现在还有三千万的绝对贫困者,中国的灭贫工作任重道远!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8-28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贴图][转帖]贵州碎片--你眼角湿润了吗?

    不可否认他们是直的同情,

    我不知道导致这些地区的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50多年前 公产党 不是靠自己的 力量 完成了一个国家的独立吗

    他们不是无唱阶级的忠实代表吗 ,为何50多年过去了,

    在中国在块土地上 还有如此多的让人 不刊入目的景象,

    发展,我们一直在提倡, 可 有多少人 真真关心过这一“另类” 的群体,

    他们是无力的,需要我们给于支持,与帮助,愿上帝给他门下一场智慧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5-8-28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没错,我很认可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说法,但是改革开放过去几十年了,

    我们东部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可是西部呢?

    虽然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口号,但是扶贫是项任道重远的工作,我只知道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尽管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教育为本,可是你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完成了义务教育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9 00:15:00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9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oО柒
    ! B' k/ H* h% y2 ~' U, \怎么把图片给弄没有了啊?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